靖国难清君侧是什么意思

靖国难清君侧是什么意思

历史真相绵江seo培训2021-09-08 19:27:58363A+A-

朱棣起兵的旗号是“清君侧”,如果朱允炆活着,朱棣怎么处理

如果朱棣打到南京的时候,朱允炆还活着,他是绝对不敢杀掉朱允炆的。但是,朱棣打到南京的时候,朱允炆肯定不会活着。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棣剧照)

先说朱棣为什么不敢杀朱允炆?

其一,朱允炆是朱元璋钦点的皇帝,朱元璋是老天牌,他说的话,他做的事,谁敢反对?朱棣要杀朱允炆,他就是和朱元璋过不去。这样,想反对他的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反对他。

咱们可以用历史上的“玄武门事件”进行比对研究。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后,李渊是怎么表态的?他说自己早就有想把皇位传给李世民了,今天终于传了,自己简直是“老泪纵横”啊。如果李渊当时犯愣,死活不表态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二,朱棣在造反的时候,打的旗号是“清君侧,靖国难”。什么意思?就是说皇帝身边出了奸臣,这些奸臣会祸害国家,我这样做,是帮助皇帝把奸臣除掉。朱棣没有说朱允炆有什么过错,也不敢说他有什么过错。朱允炆是皇帝靖国难清君侧是什么意思,谁敢指责他有什么过错呢?

既然朱棣是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他攻下南京后,那些所谓的“奸臣”,被你拉出去砍头后,他还有什么理由杀朱允炆呢?

(朱允炆剧照)

不过,我们又说了,当朱棣打进南京的时候,朱允炆一定不会活着。为什么说朱允炆一定不会活着呢?

第一,朱允炆不愿意臣服于朱棣。

朱允炆是个性子比较刚强,也是敢作敢为的人。他上台以后,就对他爷爷朱元璋的藩王政策很不满,开始削藩,就是他这种性格的体现。

同时,朱允炆这个人又比较讲义气,是一个真正仁爱的人。看看汉景帝刘启,当他发动削藩,造成七国之乱后,七国要求杀给他出主意的晁错,他立马就把晁错杀了。为了讨好七国,他还用了“腰斩”这样残酷的刑法,让晁错半天不得好死。然而,朱允炆却死死护着黄子澄、齐泰,绝不杀他们。这就是人品!为什么最后方孝孺就算“诛十族”都只承认朱允炆才是皇帝,就是朱允炆的品行征服了这帮大臣们。

这样一个朱允炆,他选择的绝对不会是“瓦全”,而是“玉碎”。

(靖难之役)

第二,朱棣在攻进皇宫的时候不会让朱允炆活着。

朱允炆如果活着,朱棣太难处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进入南京之前,先让朱允炆死掉。

历史上是有过这样的事件的。陈霸先去世的时候,由于他的儿子陈昌在后周当人质,回不来,结果,陈霸先的侄儿陈蒨当皇帝。后来,后周又把陈昌给放了。陈蒨害怕陈昌回来,悄悄派人在半道上把陈昌杀了。

同样的,朱棣当然也不愿意见到活着的朱允炆。历史记载的是,朱允炆是点火自焚的。其实,朱允炆是点火自焚,还是被人放火烧杀,还真的很难说。

这里,我们再说一个“万一”。万一朱棣到南京后,朱允炆还活着,那该怎么办呢?

肯定众大臣反复做朱允炆的思想工作,让他承认自己“德薄”,不配当皇帝,因此把皇位“禅让”给朱棣。然后朱棣把他囚禁在宫中某个地方,周围派人严密监视。再过一些时候(一般最多不超过一年),朱允炆就“病逝”了。

不管怎么着,朱棣都是不敢明目张胆杀掉朱允炆的。

靖国难清君侧是什么意思

(参考资料:《明史》)

“靖难之役”的真相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2个字而已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侄子朱允炆削藩政策的步步紧逼之下,愤然起兵抗争,自此,叔侄2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历时4年的生死大战,最终以建文帝朱允炆彻底战败、离奇失踪,叔叔朱棣彻底胜利、如愿登上皇位而告终,史称“靖难之役”。那么,这场叔侄之间的生死大战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朱棣说:真相就是“清君侧、靖国难”

其实,朱棣在起兵之前,也是犹豫了很久!

朱棣知道,虽然自己贵为手握重兵的藩王,但终究只是臣子而已,如果一旦起兵,身上将深深地刻上反贼的烙印,他一生虽然读书不多,但却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很清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如果自己贸然起兵的话,用现在的话说,是不可能得到舆论支持的!

然而,在侄子朱允炆的削藩政策的步步紧逼下,朱棣又不甘心乖乖地坐以待缚,这才决定起兵反抗。

既然要起兵,那就得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朱棣便在核心智囊姚广孝的建议下,决定从父亲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中入手,终于找到了起兵的依据:“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最终提炼出来就是:清君侧,靖国难!

我说:借口而已,为了权力而已!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正式起兵!

那么,所谓“清君侧”,朱棣要清的是谁呢?那就是建文帝的核心智囊齐泰、黄子澄等人!

在朱棣看来,正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人对少年天子朱允炆的鼓动下,这才导致了削藩政策的施行,从而加深了他们叔侄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些人统统是朝廷奸逆,作为朱家子孙,根据太祖皇帝的祖训,为了维护朱家天下,起兵讨伐,是合情合理的!

这就是朱棣的逻辑。

那么,“靖难之役”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所谓的“清君侧、靖国难”恰恰说明了朱棣对自己反贼身份从心理上的认同,这恰恰也证明了他内心的心虚,说到底,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朱棣很清楚,朱允炆虽说是自己的晚辈,但却是大明帝国真正的主人,而他虽然是朱允炆的长辈,但终究只是臣子而已!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朱允炆再怎么对他、削藩政策对他再怎么苛刻,都是不违背君臣之纲的,因为对方才是皇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

关于这些,朱棣自己当然也很清楚,但他还是要起兵,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不甘心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作为固守北方边境的9大藩王之一,朱棣手上握有十几万重兵,可算得上是位高权重的一方诸侯,可一旦侄子削藩削到自己头上,王爵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更别提兵权了,因此,他要起兵反抗。

其次,朱棣也一直想坐上皇位。明朝建国之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将长子朱标立为了帝国储君,对此,朱棣是心服口服的,毕竟,论出身,朱标是嫡长子;论资历,朱标是大哥;论能力,也很出众。因此,朱标做太子,他无话可说。可自从身为大哥朱标去世后,他对太子之位重新燃起了巨大的希望,同时,他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因为他不论是功劳还是能力,在一众兄弟当中都是出类拔萃,他相信,对于这些,他那英明神武的父亲是看得见的!可惜,朱元璋还是让他失望了,对他的功绩,父亲竟然视若无睹,仿佛没看到一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传位给他,而是立了年仅15岁的侄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更为可气的是,自己的乖侄子在刚登基、位置还未坐稳,就开始骑到自己头上耀武扬威起来,不仅想削他的兵权,还想夺去他的爵位,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这才导致了朱棣在侄子朱允炆的步步紧逼之下,愤然起兵反靖国难清君侧是什么意思抗,因此,关于“靖难之役”这场叔侄大战,朱棣无论打出怎样的旗号为自己正名,都是借口而已,都掩盖不了自己作为反贼与侄子抢夺皇位的事实,说到底,都是为了权力2字而已!当然了,这也否定不了朱棣的丰功伟绩和对历史的贡献!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