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是什么意思

726是什么意思

娱乐八卦绵江seo培训2021-12-30 23:27:53226A+A-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四单元预习提示

一、预习《静夜思》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能够熟读课文。

3, 这首诗主要写了( )

A.李白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想起了家乡的月亮。

B.李白望着月亮,不由得开始思念家乡。

4,“举头”的意思是什么?

5,搜集《静夜思》写作的背景。(写作背景就是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当时李白26岁。这一夜,月明星稀,诗人抬头望见天空一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诗——《静夜思》。)

6,说一说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的偏旁是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

二、预习《夜色》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标出小节序号,能够熟读课文。

3.根据课文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爸爸晚上拉我去散步,是想让我欣赏美丽的夜晚。( )

最后我还是一个胆小的孩子。( )

4,拓展阅读《夏夜多美》,在通顺的基础上,美美地读三遍。

夏夜静悄悄的。水池里,莲花闭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池边的草里,青蛙弧弧地唱着歌。天上,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夏天的夜晚多美啊!

5,说一说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的偏旁是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

三、预习《端午粽》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标出段落序号,能够熟读课文。

3,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粽子是什么样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4,搜集一下端午节或粽子由来的故事,和大家说一说。

5,知道屈原的简介。(如: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楚国国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悲愤交加,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殖国。)

6,说一说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的偏旁是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

四、预习《彩虹》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标出段落序号,能够熟读课文。

3,“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这座“桥”指的是——。

4,“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A.天上没有多一个月亮。

B.天上多了一个月亮。

5收集关于彩虹的资料。如,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下过雨后,有许多微小的水滴漂浮在空中,彩虹是太阳光穿透这些雨滴时形成的。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小水滴会把原来的白色光线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的光带,这样就形成了彩虹。)

6,说一说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的偏旁是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

五、预习《语文园地四》

1,读一读“识字加油站”的词语,圈出生字,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2,“字词句运用”安排了“读一读”,初步了解到某些音节在词语和句子中会失去它原有的声调,读得又轻又短。

3,根据“书写提示”,说一说带点字的书写规律。

4,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通古诗,读出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5,孩子和大人一人一句轮读《妞妞赶牛》,边拍手边诵读,先慢读后快读。

叶嘉莹:遥看(kān)瀑布挂前川——古诗中的字,这样读才对

生活不只有目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一种感发生命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里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诗词中很多字的古代读音,跟现在所读的声音已经不完全一样了。中国古代有些字是入声字,也属于仄声。入声字是指在字尾有/p/、/t /、/k / 的收尾,现在的“普通话”已没有这个发音,有时就把入声字改读成平声了。

中国的古诗在声音上是有格律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有些格律便不对了。不按照古人的声律读,就破坏了整首诗美感的特质,而且用普通话读,读来读去依然是不会作诗的,一定要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掌握诗歌的情意,伴随的声音,结合出来的那一份感动。

古诗词中的字音,你都读对了吗?

饮酒二十首·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里有几个字要注意:

“车马”, 要念“jū马”。chē是俗音,“自行车”“电车”“汽车”的“车”念chē。古人没有“车”(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还”的“还”,好像读huán,其实念xuán。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还,念huán 时是“还家”的意思,念xuán 时是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所以这里应该念xuán。

“欲辩已忘言”的“忘”,这里不念第四声wàng,而是平声的读音,当做动词,念wáng。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一首汉乐府诗,乐府诗是民间流传的诗歌,而《敕勒歌》是中国北方民族流传的民间诗歌,它的体裁是长短句,而不是很整齐的五个字一句。敕勒是一条水的名字。

“阴山下”的“下”,在这里不念xià,念上声,xiǎ,是诗韵里的马韵。

“笼盖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声马韵。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念xiàn。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的“合”字、“还来就菊花”的“菊”字也是入声字。

“青山郭外斜” 的“斜” 念xiá,押麻韵。

回乡偶书·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659 — 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念cuī。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的“车”,念jū。

“大漠孤烟直”的“直”是入声字。

“萧关逢候骑”的“骑”,做动词时念qí,如“骑(qí)马”;这里是名词,指一个骑马的人,“候骑”就是在前面防卫、打听消息的骑马的人,所以念jì。

望庐山瀑布·其二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看”念kān。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兵曹是军队里的一个官员,姓房,所以称房兵曹。这个房兵曹最近得到一匹好马,是胡马。

“胡马大宛名”的“宛”一般念wǎn ,这里作为国名念yuān,平声。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参”有两个读音:曾参、人参的“参”都念shēn ;但岑参的“参”应该念cān,同参加的“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的是很真诚的感情—我远在西北的边疆,而我的故乡在东方。“双袖龙钟”是指袖子垂得很长,行动不方便的样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漫漫”是平声,念mán。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约726 — 约790),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唐代诗人。

刘长卿的“长”不念cháng,念zhǎng。中国古人的排行中,年岁长的,称为“长卿”,年岁小的,称为“少卿”。

“荷笠带夕阳”的“荷”念hè,作动词,背的意思。作名词时念hé,同荷花的“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768 — 825),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诗人。

韩愈是有名的古文大家,他也写有许多好诗,尤其是七言古诗。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胜”念平声,shēng,超过的意思。

渡桑干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约785 — 约805),唐代诗人。

刘皂没有很多首诗传下来,《全唐诗》里只有他五首诗,但这首《渡桑干》很有名。桑干在河北,是永定河的上游。诗人说“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是一生在外、四方行旅的人,真是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感觉。

“客舍并州已十霜”的“并”在这里念平声,bīng,“舍”“十”两字是入声字。

无题

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也是李商隐非常好的一首诗。

诗里这一个爱美的女子,象征一个追求美好才德的男子。

“银甲不曾卸”的“卸”念xià。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这是写眼前景物,写得很真切。

“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观”在这里是入声。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作动词时念guān,

作名词时念去声,“壮观”是壮丽的风景,“观”作名词。

“横风吹雨入楼斜”的“斜”押麻韵,念xiá。

“电光时掣紫金蛇”的“蛇”押麻韵,念shá。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三

杨万里

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

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

“散策”,“散”是散步,“策”是一个竹杖,拄着一根竹杖去散步就叫散策。

“曲折遍穿花底路”的“折”是入声字。

“莫令一步作虚行”的“令”有两个读音,作名词时念lìng,命令;作动词时念líng。这里念líng,使…… 如何的意思。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杨万里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绿杨接叶杏交花”的“接”是入声,但如果念成jiē也可以,因为它是第三个字,第三个字的平仄声调不重要。

“过了春江偶回首”的“了”念liǎo,不能念成白话的le。诗里没有轻声的字,每个字都要读清楚。

万安道中书事德三首·其二

杨万里

携家满路蹈春华,儿女欣欣不忆家。

骑吏也忘行役苦,一人人插一枝花。

杨万里到各地726是什么意思旅游,随时见到景物,随时就写下来。

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他带着全家去游春,路边有骑着马的官吏,他们本来有任务在身,可是在这么美丽的春天的景色中,他们也忘了行役的劳苦,每个人折了一枝花插在头上。

“骑吏也忘行役苦”的“骑”,作动词念qí,作名词念jì,“骑吏”是一个骑马的官吏,所以这里念jì。“忘”在这里作动词,念平声,wāng。“一人人插一枝花”的“插”是入声字。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什么人能欣赏西湖的好?西湖美好的景色随时在变化,有人坐车去追寻,醉酒花间。偶然靠在栏杆边,往远处一看,芳草岸边,落日斜晖,一片湖水的远处有隐约的烟霭,一只白色的鹭鸶飞了过去。眼前的景物写得非常生动。

“谁知闲凭阑干处”的“凭”有平仄两种读音,这里是仄声,念bìng726是什么意思。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

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

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是李清照写得非常好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它表面也写闺房之中的小情趣,但在这个看似狭窄的空间里,流露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哀。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的“其”念jī,是语助词。

“翠贴莲蓬小”的“贴”是入声字。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写得很好,词中间含有很深曲的意思。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强”念qiǎng,是“勉强”的意思,不是“坚强”的意思。

南歌子 · 新开池,戏作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

浮瓜沈李杯。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

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

红葵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

把做镜儿猜。

辛弃疾的想象力很丰富,他老年被废弃不用,家居田园,自己建筑居住的房子,开凿了一个小池子。

“涓涓流水细侵阶”的“阶”有一个读音,念gāi。

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叶嘉莹/中信出版集团/2016-9

图 / 老树画画

古器物溯源:「箕」——「箢箕、撮箕」和「簸箕、筲箕」

我想很多人应该认得这位在油管(youtube)上爆红的澳洲原始技术小哥,他不用任何现代工具,模仿远古先民烧陶编织、造斧制弓、钻木取火。。。等等。

下图是他用一些唾手可得的植物纤维:野草、树枝,就编织出一些「筐」和「篓」,这也就是「藤编」和「草编」:

使用植物纤维编织成器,恐怕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始技术,编织材料也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比如:古埃及人最常见的编织材料是在当时在尼罗河三角洲随处生长的纸莎草:

埃及人用纸莎草制造了最古老的「纸张」,也编织各种生活器皿,甚至是「编船」:埃及的「纸莎草船」。

古埃及的纸莎草船(现代复原)

我想无需多言,中国先民最常见的编织材料应该是竹子。

竹子是亚洲的特产,可以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不择环境能疯长的植物,而且竹子纤维非常坚韧,竖向很容易分开,可以说是最适合编织的植物材料,又适合长久的保存。

中国人养竹、用竹、赏竹的历史悠久,竹器渗入到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到「战争、娱乐、艺术、书写」,无处不在!

不说别的,汉字中有一个庞大的「竹」字族,大多数表示以「竹子」材料制造的工具和器皿,这里只引用一小部分:

中国的竹编器最少有几百种,有些已经消失,有些今天仍然在使用。这些表示「竹器」的汉字,你认识并知道为何器有几个?

竹器相比陶器、青铜器,无法跨越数千年保存下来,目前能反应华夏先民竹编器皿,所见的最早文献材料也是汉字的古文字。

从汉字古文字来看,中国最古老的竹编器应该是容器「其」,「其」也就是「箕」的初文:

《說文》:「箕,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

汉字金文中有一类文字叫做「族徽文字」,比文字要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早商的二里岗文化时期。

「族徽字」应该说介于文字和图画之间,一般认为「族徽字」表达的是做器者的「身份、职业、家族、姓氏」等信息。

殷商「族徽文字」其中就有这个「其」字:

殷周时代的「其姓家族」的族徽字(《集成》9127)

这个族徽字「其」全字像「双手持箕」之形,「箕」字上有表示「编织经纬」的笔画。

但是,后来大多数甲骨文、金文的「其」,都将「双手」简省,「编织经纬」简化为「X」,并增加了两小短横的装饰笔画: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其」很早就被借用表示代词,「箕」是「其」的「本义后起字」。

从文字学的原理来说:「箕」加义符「竹字头」明确「其」的本义,强调「其」为「竹编的器具」。

总之,从古文字象形和文字学原理两者结合来看,古文字「其」应该就是「铲形的竹编器」:

目前,考古也发现过一些先秦竹编器,以墓葬中竹席最多,上限是在春秋时代。湖北大冶铜绿山铜矿遗址就发现过战国楚国的「竹编容器」:带耳竹筐和竹箕。

如下图,这两种竹器都是当做运输矿石的劳动工具用:

注1

第二个「铲形竹箕」也叫「箢箕」:

「箢箕」可以说用了几千年,今天可能不常见,我想农村长大,或者说70、80后一辈的老伙伴们应该见过,有些南方方言也叫「箢子」。

「箢箕」除了当做劳动工具,可能从先秦时代就用来当打扫垃圾的「撮箕」用。

从汉字「粪、弃」可见一斑,「粪、弃」都是从「其」:

「粪」的本义「扫除」,甲骨文有繁、简两体,繁体从「帚」从「其」从「手」,造字意图很明显是「手持帚箕,洒扫除尘」。

「粪」的甲骨文简(左)、繁(右)体

「弃」本义是「弃子」,造字意图是「把婴儿放在撮箕中,当垃圾丢掉」,引申义为「丢弃」:

甲骨文「弃」

考古虽然没有发现殷商时代的「竹编箕器」,但是发现过青铜箕器。

殷商妇好墓就出土过一件「青铜撮箕」,这应该是给妇好大嫂,死后在阴间打扫卫生用的:

注2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青铜在殷周时代是非常珍贵的战略物资,一般青铜器都是礼器和兵器。

古人平时的日常生活,是绝对不会用青铜器制造一个并不实用的「撮箕」,就好比今天再土豪,也不会用黄金去做一个「撮箕」。

之所以,有这个「青铜撮箕」,因为它是「冥(明)器」,也算是一种礼器,体现了墓主人生前的荣耀和地位。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也出土了一件「青铜撮箕」,不过是用来装木炭的,跟曾侯乙大哥的取暖器:青铜碳炉是配套的:

注3

「青铜撮箕」上的编织纹饰,显示它是在模仿竹编的箢箕,说明战国时代日常用的撮箕应该是竹编的:

注3

其实,所谓「事死如生」其实还不能形容先秦、秦汉陪葬器的奢华,应该说「事死大如事生」:

先秦贵族希望死后在另一个世界有相同的身份和地位,会将阳间最好、最奢华的东西带到阴间世界,所以,很多冥器的规格比生活日用器的规格高。

因此,先秦时代可以说是「冥事为大,器升一级」。

妇好大嫂和土豪乙大哥,可谓费尽心思,这么不起眼的一个的陪葬器:撮箕,都从竹编「升级」为青铜,以在阴间彰显他们身份和地位。

古代的「箢箕」可以当「簸箕」用,也即利用重力扬去谷物中的糠:

这一点很多先秦、秦汉文献都有记载,只引用经典《诗经》中《小雅·大东》中有一句: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诗中的「斗」和「箕」本来表示容器,但都是表示古代的星宿:

「斗」表示「北斗七星」,也即勺子星,

「箕」表示「箕宿」

注3

这句诗意思是:

南边有箕星,但不能用它簸糠;

北边有斗宿,也不能用它舀酒

「簸箕」还有一种比较大的「圆簸箕」,可能诞生较晚,这一点也就懒得去考证了:

圆簸箕

这种「圆簸箕」不但可以筛扬米糠,也可以用来晾晒东西:比如咸鱼、咸菜。

也可以当厨具用,比如:广州沙河粉就是用这种圆簸箕慢慢摇成一大张,然后蒸出来的。

还有一种叫做「筲箕」,器型与箢箕相似,但比箢箕深,容积比箢箕小,比斗大。《论语》、《仪礼》等经典文献的注疏都有记载:

注5

筲箕今天还在用,但没有容积的限定,有大有小,在南方稻作食米文化区比较常见,主要用来淘米。北方可能比较少见。香港就有个地名叫做筲箕湾。

筲箕

另外,「箢箕」的器型,非常像人伸腿时候的坐姿,所以古人把这种坐姿叫做「箕坐」,

秦始皇陵k0007陪葬坑出土过一件「箕坐」人俑,考古学家认为这个人俑是在弹奏一种乐器:【注6】

在唐宋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跪坐,也就是所谓的「跽坐」,殷墟中出土的人偶都是都是「跽坐」:

726是什么意思

礼经文献记载:「跽坐」才是合乎礼节的坐姿,「箕坐」或者说「箕踞」被认为是不文雅的,因为先秦时代的内裤不是「裤」,就是一块「布」,叫做「蔽膝」,张腿「箕坐」等于说是一览无遗:

注7

比如:《战国策》和《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失败,被秦始皇一剑刺中,他就非常不雅的「箕坐」在地,咒骂秦始皇。

因此,「箕坐」的肢体动作其实相当于今天的「伸中指」。

综上可见,从考古、古文字、文献三种材料来看,「箕」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竹编器,是铲形竹编容器的泛称

竹编铲形箕应该说什么都可以装,后来,随着用途的不同渐渐有不同的称谓:大致有「箢箕、撮箕(畚箕)、簸箕、筲箕」四种:

「箢箕」为劳动工具;

「撮箕」或曰「畚箕」用来打扫垃圾

「簸箕」可以筛米扬糠。

「筲箕」用来淘米洗菜。

---------------

参考文献

陈振裕. (1983). 楚国的竹编织物. 考古(8), 726-73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80). 殷墟妇好墓. 文物出版社.图版63

湖北博物馆,曾侯乙墓,下,文物出版社,图版81

徐中舒. (1986). 汉语大字典.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 .页3178

罗竹凤,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u0026amp;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Eds.). (1995). 汉语大词典 . San lian shu dian (Xianggang) you xian gong si.第8卷 1171

段清波, 孙伟刚, 蒋文孝, \u0026amp; 尚爱红. (2005). 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 文物(6), 16-38.

同注4,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