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是什么意思啊

望文生义是什么意思啊

娱乐八卦绵江seo培训2021-09-10 8:40:06219A+A-

语文清话

语文的边界

就是世界的边界

编者按:望文生义、误用通假和滥用通假是阅读和注解古文时常犯的几种错误,但是多数人却苦于无人指导。甚至阅读、注解古文时,想当然的理解,不知不觉误入歧途。 在这篇演讲中,王力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以上几种误区,列举了大量中学语文教材例子。本号将分两期推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期帮语文老师了解相关知识。

阅读和注解古文时常犯的错误(一):

望文生义

文 | 王力

我们知道,语言有三要素,就是语音、语法、词汇。那么,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方面,哪个方面最重要呢?应该说词汇最重要。我们读古书,因为不懂古代语法而读不懂的情况时很少见的。所以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不是太重要的。至于语音方面,那就更不重要了。比方说散文,跟语音就没有很大关系。诗歌跟语音有点关系。淡然,不重要等于不要学,三方面都要学。

首先要提醒大家,学习古代汉语最要紧的一个问题就是历史观点的问题。我们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当然古今相同的地方是很多的,但望文生义是什么意思啊是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古代汉语跟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同呢?因为语言发展了,古今就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们要注意的就是那个古今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历史观点。不管是从语音方面,从语法方面,从词汇方面看,都应该注重这个历史观点。

什么是望文生义?

什么叫做“望文生义”呢?“望文生义”,就是看到一句话,其中的某个字用这个意思解释它,好像讲得通,以为就对了。其实这个意思并不是那个字所固有的意思,在其它的地方从来没有这么用过,只不过是在这个地方这样讲似乎讲得通。但是“通”不等于“对”,不等于“正确”。你要说这样解释就通了,那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都能通的。为什么“通”不等于“对”呢?我们知道,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一个词在一定的时代表示一定的意思,是具有社会性的。某个人使用某个词,不可能随便给那个词另外增添一种意思。因此,我们阅读古文或注解古文时,就要仔细体会古人当时说那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那才是对的。我们的老前辈最忌讳望文生义,常常批评望文生义。可是我们现在犯这种毛病的人非常多。

例子

01

“信”的注解

前几年我们北京大学编了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看见他们原来写的稿子很多地方都是望文生义的。所以这个要着重地讲一讲。举一个例子,如“信”字,有个学校编了一本字典,编字典的同志亲自到我家来征求意见,我看到里边有一条:“信,旧社会指媒人。”举的例子是《孔雀东南飞》里的一句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拒绝那个来使,以后再谈吧。这部字典的草稿把“信”字注为“媒人”,为什么要那么讲呢?因为很清楚嘛,将这句话解释为“就回绝了那个媒人,叫他以后再说”,这不就讲通了吗?这就叫做望文生义。我们要问,如果这个“信”字有“媒人”的意思,为什么别的书、别的文章里边都没有“信”当“媒人”讲的呢?这里就有个语言的社会性问题。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你说出来的话就要人家能懂。如果这个“信”字一般都没有“媒人”的意思,唯独《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把“信”用作“媒人”的意思,人家能懂吗?我们看余冠英同志是怎么注的,他说:“信,使者。”“信”,当“使者”讲,那是很常见的。“断来信”就是“回绝来使”,后面再加个括号注明:“来使,指媒人”。“来使”的“使”,在这里指的是“媒人”,这个话就没有毛病了,这就是说在这个上下文里边,指的是那个媒人。但是解释的时候,先要讲这个“信”字是“使者”的意思,然后再指出这个地方可以当“媒人”讲,那就不错了。我们编的古代汉语教材里,就常常用这个方法,先说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再说这个地方当什么讲,就是把一般的情况望文生义是什么意思啊讲清楚了,然后讲特殊的情况。

02

“惊涛”的注解

再举一个例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胡云翼《宋词选》注:“惊涛,惊人的巨浪。”这么解释好像也讲得通,其实也是望文生义。“惊”并没有“惊人”的意思,“惊”的本义是指“马因害怕而狂奔起来”,也就是指“马受惊”,《说文》:“驚(惊),马骇也。”《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我看,按照“惊”字的这个本义,“惊涛”就是形容“像马受惊而狂奔那样汹涌的波涛”,这样理解才确切,也更形象些。

底下还是举中学语文课本的一些例子,说明望文生义的问题。

03

“衣食所安”的注解

《曹刿论战》里有一句话:“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语文课本注:“衣食这样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有‘养’的意思。”我认为这也是望文生义。为什么呢?“食”能养人,“衣”还能养人吗?衣服是保暖的,不是养活人的,养活人靠食。“衣食所安”,怎么能说是衣食养生呢?这是不妥的。我翻了王伯祥编的《春秋左传读本》,他注得比较好。王伯祥说:“衣食二者,系吾身之所安。”这样,“身之所安”,意义就广泛了,衣食都是我们靠它安身的,“安身”,就可以包括衣在内,食在内。我看王伯祥这个解释比我们中学语文课本的解释要好得多。

04

“一鼓作气”的注解

在语文课本里,就是这同一篇文章,还另外有个注,“一鼓作气”,注为:“作,激发、振作。”就这句话来讲,“作”,解释为“激发”是讲得通的。但是就这个“作”字的意思来讲呢,就没有“激发”的意思。“振作”这个意思倒比较好。“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作”,就是“起来”,比方说,站起来就叫做“作”。那“一鼓作气”呢?就是“一鼓使勇气起来”,所以这里讲“振作”就比较合适,讲“激发”就不大合适。这个问题不大,不过也提一提。

05

“守丞”的注解

另外一篇文章,有个问题比较复杂,《陈涉世家》说:陈胜“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语文课本注:“守丞,当地的行政助理员”。我觉得这个注最不妥当的是把“丞”解释为“行政助理员”。在汉代,“丞”是什么意思呢?“丞”是一种副职。郡有太守,副太守就叫作“丞”。县有县令,副县令也就是“丞”。“丞”仅次于“守”,仅次于“令”。“丞”主要是管武事的,所以说“守丞与战谯门中”。因为“丞”是管武事的,保卫城就是他的责任。语文课本注为“行政助理员”,秦末时有那么个官叫行政助理员吗?这种说法太现代化了。

什么叫“守丞”?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守丞”是守那个城的副县令或副太守。“守”是动词,守那个城的。另一种解释就不一样了:“守丞”就是郡守的副职,就是副郡守。我比较同意后一种说法。当然,这里还有个复杂的问题,有人说,秦朝那个时候,“陈”只是一个县,不是一个郡。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就不详细讲了。这里只是说把“丞”注为“行政助理员”是不妥当的,因为没有那个官,况且行政助理员就不是管武事的,他也就没有那么大权力负责指挥守那个城了。

06

“青春”的注解

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一句“青春作伴好还乡”。语文课本注:“青春,明媚的春光。”这句话讲得通讲不通呢?看来好像是非常通,“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不是很好吗?但是不行,这是望文生义,不是本来的意思。杜甫为什么要叫“青春”呢?为什么不叫“明春”或别的什么“春”呢?我们查了一下《辞海》(旧《辞海》)。里边说:“青春,春时草木滋茂,其色青葱,故曰青春。”春天,因为草木都返青了,所以叫“青春”。我看这个解释不但比“明媚的春光”正确,而且比“明媚的春光”更有诗意。可见,就是看来很浅近的词,我们也要留意,应该怎么注才不是望文生义。

07

“伯仲”的注解

陆游的诗《书愤》有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语文课本这样注:“伯为长,仲为次,后来伯仲就被用作衡量事物等差之词。”这个注解也是不妥当的,不妥就在于“等差”两个字。一讲“等差”,就说“伯为长,仲为次”,就是哥哥比弟弟高,所以有“等差”嘛。当然,注为“等差”这也不是中学语文课本的错。错的来源在旧《辞海》,那部书也是那么错的。

望文生义是什么意思啊

旧《辞海》注:“伯仲,评判人物之等差也。”并引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为例。旧《辞海》误以“伯仲”为“等差”,跟原意正好相反,原意“伯”是哥哥“仲”是弟弟,哥哥跟弟弟差那么一两岁,所差不远,所以是强调没有多大差别。你说是“等差”,又说“伯为长,仲为次”,就强调了“差”。正好“伯仲”是强调差不了多少。在萧统的《文选》上,曹丕《典论·论文》李善注得很好。李善注“伯仲”说:“言胜负在兄弟之间,不甚相踰也。”,差不多,很难说谁比谁高,顶多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也就是像哥哥、弟弟那样差一两岁,所差无几。他是强调“不甚相踰也”,差不离,都一样。这样,我们就好懂了。

陆游《书愤》的那两句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说诸葛亮千载之下谁能够比得上他呢,谁能跟他相为伯仲呢?就是说谁能跟他差不多呢?最好是再看杜甫的《咏怀古迹》诗,也有一首是讲诸葛亮的:“伯仲之间见伊吕”,原来的杜甫诗注云:“孔明之品足上方伊吕”,就是孔明要讲起品德,可以上比伊尹跟吕尚(姜太公)。这个注解就很好,这里就没有“等差”,没有讲诸葛亮胜过伊吕,也没有讲诸葛亮比不上伊吕,而是说“伯仲之间见伊吕”,诸葛亮跟伊吕差不多,这才对。所以我们要注意,“等差”就把这意思弄反了,谁是伯,谁是仲啊?是要追究谁是伯,谁是仲吗?其实不是。

08

“德”的注解

还有个例子,《诗经·魏风·硕鼠》中“三岁贯女,莫我肯德。”中学语文课本注为:“德,恩惠,作动词用,感恩的意思。”我认为,“德”,解释为“恩惠”是对的,作动词用也是对的,但是最后说是“感恩的意思”,恐怕就不对了。这一次的望文生义更容易使人相信了,为什么呢?因为把“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解释为“我对你那么好,你不肯感我的恩”,这不是很好讲、很通了吗?这种望文生义,就很典型。我们想想,“感恩”本来是心里边感嘛,怎么还说“肯不肯感恩”呢?这讲不通。所以若作“感恩”讲,就没有“肯不肯”的问题了。我们看郑玄怎么注的,郑玄注为:“不肯施德于我”。就是我对你那么好,你不肯给我一点好处,反倒恩将仇报,不肯施德于我。我看郑玄的这个注是对的。“施德于我”,“施”是一种行为、动作,才谈得上“肯不肯”。朱熹作“归恩”讲,也较好,“归恩”是“报恩”的意思。

09

“璧”的注解

《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一句话:“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语文课本注:“璧,玉的通称。”这个注也可以说是望文生义的一个典型。我们查遍字典、辞书,都没有说“璧”是玉的通称。“璧”,就是一种玉器。你看故宫里边,就陈列着很多璧。璧有璧的形状,是玉经过雕琢而成的,它是一种玉器,不是玉的通称。所有的玉都能叫璧吗?

那为什么这个地方要那么注呢?原先不懂,后来我体会到了。你看“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我们念《韩非子》的时候念到过:和氏在楚的深山里边找到一种玉,先是璞玉,经开凿发现玉,然后才雕琢成为璧。所以下文说:“主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而这位同志注解这句话时,就认为,和氏得到的既然不是璧,是一块玉,怎么能说是得到璧呢?噢,这个璧一定是玉。这样子去解释有没有道理呢?

我认为没有什么道理。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古人行文的逻辑思维是没有我们现代人的逻辑思维那么严密的,说得到和氏璧,不但不是璧,也不是玉,是一块石头,里边有玉。那应该怎么注呢?应该说,得到和氏璧是得到和氏的那块石头才对!因为那时还不知道里边有玉没玉呢?最近还有读者给我来信,要辩论一个问题,他说,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不是他得到的,是楚王得到的,怎么是赵王得到的呢?我看,你不要纠缠那些问题,古人不跟你讲那么多逻辑。

结语

以上讲的是望文生义的毛病,而这个毛病现在是越来越多,好像把一句话讲通了就行了,就不管这个字原来是什么意思了,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反对望文生义。现在有新出版的字书、词典之类的书,这类毛病也是很多的,也值得我们注意。

本文节选自王力先生《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一九八〇年七月四日在天津的讲演》。题目为本号所加。请继续关注下一期推送:《阅读和注解古文常犯的错误(二):误用和滥用通假》。

“语文清话” 微信公众号

ID:ljyuwenqinghua

语文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欢迎个人微信转发朋友圈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请勿以任何方式摘编本文内容

授权 | 投稿 | 合作:lijie109@qq.com

/ 策划 /主编:李节

/ 编排:郑佐之(实习生)

/ 校读: 陈巨文 (实习生)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