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纪念馆

大屠杀纪念馆

生活健康绵江seo培训2022-01-19 11:15:57196A+A-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在1985年8月建成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在邓小平亲自关心下,于1985年8月在南京建立的中国第一座抗战类纪念馆。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纪念馆和旅游目的地。

纪念馆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个基本陈列,共展出5381张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

纪念馆内现存两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分别展示了1998年以及2006年发现的遇难同胞遗骸。同时还珍藏着抗战类、胜利类、“慰安妇”制度类等多个系列的级别以上文物6000多件,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牧师用于拍摄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像的摄像机和影像资料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扩展资料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基本陈列:

1、人类的浩劫

主要展示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南京大屠杀史实,以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翔实地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其陈列内容和形式在海内外获得好评,入选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南京沦陷前的形势

日本军国主义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初,即策划了对中国首都南京的进攻,并把进攻上海作为进攻南京的第一步。上海沦陷后,日军兵分三路,攻向南京。日本媒体争相报道战况,煽动日军官兵的功名欲,日本国民也狂热躁动,支持前线部队侵占南京。

日军先后侵占苏州、无锡、常州、江阴、镇江、湖州、泗安、广德、芜湖等地,所到之处,大肆屠杀、焚烧、抢劫、奸淫,江南一带的民众陷入了悲惨境地。

参考资料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本馆历程

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

大屠杀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江东门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段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

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为悼念遇难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这座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于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纪念馆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为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

1985年8月15号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谁设计的

分别有齐康(一期工程)、何镜堂(二期工程)、何镜堂和倪阳(三期工程)设计。

1、一期工程,纪念馆一期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设计,以“生与死”、“痛与恨”为主题。

2、二期工程,纪念馆展馆的整体设计形状为“和平之舟”,展馆的建筑设计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主持。

3、三期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及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倪阳共同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设计,三期工程的设计风格上与已建成的纪念馆部分协调、呼应,又凸显自己的特色。

扩展资料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

(一)展览集会区:该区分为史料陈列厅和集会广场。史料陈列陈列展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

(二)遗址悼念区:该区包括“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狂雪》诗碑墙等。

(三)和平公园区:该区以和平为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和平交流的重要场所。包含胜利之墙、和平公园、汉白玉雕塑《和平》等。

(四)馆藏交流区:该区是寓馆藏、交流、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域,其主要设施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特藏库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分为三期工程,设计者如下:

1、纪念馆一期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设计,以“生与死”、“痛与恨”为主题,被评为“中国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之一。

2、纪念馆二期的整体设计形状为“和平之舟”,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整个建筑设计构思可以用“死亡、和平”四个字来概括。

3、纪念馆三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及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倪阳共同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设计,除了有哀悼之意外,还凸显圆满、胜利、浴火重生的主题。

扩展资料: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在邓小平亲自关心下,于1985年8月在南京建立的中国第一座抗战类纪念馆。纪念馆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个基本陈列,共展出5381张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

2015年12月,“三个必胜”新展馆和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建成后,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2万平方米。分布有7处广场、23座单体雕塑和一座大型组合雕塑、8处各种形式的墙体、17座各种造型的碑体。

参考资料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本馆历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设计。

齐康,浙江天台人,1931年10月生于江苏南京,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

建筑作品有:有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扩展资料:

纪念馆一期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以“生与死”、“痛与恨”为主题,建成史料陈列厅、电影放映厅、遗骨陈列室及藏品库等,被评为“中国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之一。

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康

齐康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师、规划师、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193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市,籍贯浙江杭州。1952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起担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职务、1997年被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28984.htm

齐康,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师、规划师、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193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市,籍贯浙江杭州。1952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