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3月5日

1898年3月5日

生活健康绵江seo培训2021-09-10 15:05:29275A+A-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辰

1898年3月5日 (农历1898年2月13日),中国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周恩来 诞生了。

情侣爱情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年) 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2岁离开怀安县到沈阳读书,15岁 (天津南开学校年) 考取。从此,他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他不仅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 社会主义 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也成为享誉世界的伟大外交家。

九岁 周恩来

钱其琛 在 “周恩来 外交思想与实践研讨会” 1989年上,外长从八个方面阐述了 周恩来 外交思想:

1.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对象是各国政府及其权力;

二、将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扩展到外交领域,提出 中华民族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三、指出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是新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和平政策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4.创造性地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准则;

5.提出把 国际主义 与爱国主义正确结合起来作为外交工作中处理我国和其他国家利益的指导思想的论点;

六、重视国际经济关系,主张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有利于中国 社会主义 建设和人类经济繁荣;

七、主张在国际关系中 “求同存异”,作为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和基本方法;

8.从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提出了一套丰富的 中华民族特sè 外交战略和外交艺术。

钱其琛 指出,贯穿 周恩来 外交思想和实践各个方面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可以说是一种品格,一种风格,说到底,这是一种思想路线。正是本着这种精神,他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始终从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提出外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他不仅坚持 马克思主义,而且根据形势的变化,勇敢地提出新思想、新思路。

在研讨会上,钱其琛 还谈到了 周恩来 外交风范: 态度鲜明,以理服人; 自然宽厚,不卑不亢; 实事求是,信守诺言; 以诚相待,以诚相待; 谦虚谨慎,思想开放,勤奋好学。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周恩来 和他的妻子邓颖超

死于1976年1月8日 周恩来

1946年8月,他在南京钟山东 南麓 与《纽约时报》的美国记者 李勃曼 交谈。

采访苏联在1950年1月 中国政府 签署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在1951年8月,巴基斯坦 驻华使馆 临时代办举行的国庆招待会

在1956年8月中,我观看了老挝客人赠送的礼物 陈毅(左一) 和 张闻天(左二)。

在1955年4月万隆举行的 亚非会议 闭幕会议上观看投票结果

在1954年10月北京机场欢迎印度总理 尼赫鲁 访华

1973年7月,他陪同毛主席会见来访的刚果总统恩古瓦比

1975年4月,他在医院会见了来访的金日成邓小平

1975年6月,他在医院会见了来访的加蓬总统邦戈

1966年6月,他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并受到部长会议主席毛雷尔(右四)的欢迎

1975年6月,他在医院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署了两国政府联合公报

1975年7月,他在医院会见了泰国总理克立·巴莫,并签署了两国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国建立。这是他最后一次签署外交文件

1975年9月,他在医院会见了来访的罗马尼亚代表团负责人维尔德茨,这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1957年1月访问苏时拜访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

1965年9月他访问坦桑尼亚时,他与欢迎人群在一起

在1960年4月访问缅甸期间,他与朋友们一起庆祝泼水节

1956年2月,他在北京从柬埔寨总理西哈努克手中获得柬埔寨最高奖章大十字勋章

1958年11月,举行国宴欢迎金日成来华

1963年6月,周恩来对,陈毅对(左三,右一)和朴成哲对在沈阳合影

1954年7月,他在日内瓦与电影艺术家查理·卓别林合影

周恩来总理逝世前,留下3大遗嘱,内容令人泪目,后人全部落实

今年建党100周年,也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

周恩来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是任何语言都是无法评价的,怕评价的少了,评价的片面了。

有人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假如没有周恩来总理,可能就没有共产党。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淮安,在小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愿志,当时校长听后称赞:"伟哉!周公!"

1913年被南开学校录取,被学校创始人称为"宰相之才",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总理50多年的共产革命生涯里,与我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功不可没,同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建设密不可分。

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面不朽旗帜。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弥留之际,周恩来留下了三条遗嘱:

1、公布自己病情发展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2、追悼会力求简单,毛主席可以不必参加,由邓小平同1898年3月5日志主持悼词;

3、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一、病情情况

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建设的年代,周恩来总理总是把工作放到第一位,有时他可以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但某种程度上,高强度的工作也累垮了他的身体。

有统计显示,在1974年1月到5月的139天中,每日周恩来总理工作时12-14小时有9天;14-18小时有74天;19-23小时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工作12小时以内的只有13天,可谓工作狂人。

(一)心脏病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每天沉着的精神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严重损害了周恩来的健康,透支着他的生命。

1967年2月,周恩来被查出患有心脏病。有一次,他对爱人邓颖超说:"我一到早上8点,精神头就不行了,手也一直发抖。"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两次出现心绞痛,病情十分紧急。心脏出现异常后,周恩来经常需要吸氧,办公室都有医生和护士在旁,随时准备抢救。

(二)痛失爱女

周恩来总理一生无儿无女,不过他有一个养女叫孙维世,是革命烈士孙炳文的女儿。

1927年,孙炳文被蒋介石下令处以腰斩,临行前孙炳文高呼"我今就义亦1898年3月5日从容"。孙炳文的妻子逝世之前也嘱咐孩子们"莫将血恨付秋风",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孙维世五岁就参加了革命,给革命战士送信或烧毁信件。

孙炳文和周恩来总理经常讨论革命大事,孙维世就在门口望风放哨,注意有没有生人接近。

孙维世每次见到周恩来夫妇时都会亲切地叫"周爸爸"、"小超妈妈",膝下无子的周恩来夫妇十分喜爱她,视如己出。

在孙炳文就义以后,周恩来决定正式认孙维世为自己的养女。

孙维世长得很漂亮,被称为"红色公主"、"延安四大美女";也很有才气,是新中国戏剧的奠基人,新中国三大导演之一。

因为她生性耿直、嫉恶如仇,拒绝了林彪的求爱,后来又得罪了江青,引来报复。

1968年3月1日,孙维世被江青诬告为"苏修特务",一群人把她抓起来打得遍体鳞伤。

为了阻止周总理的营救,江青没有把她直接关进监狱,而是秘密关进了北京公安局的一个看守所里。

1968年10月14日,年仅47岁的孙维世被活活打死,死后的孙维世全身赤裸、浑身布满伤痕,冰冷的铐镣紧紧地锁着她的四肢,据说头颅中还被插进一根长长的钉子。

10月17日,周恩来得知养女离世的消息后大惊,他强忍着悲痛挥笔批示:"自杀或灭口,需要调查!""应该予以解剖,以证实死因。"

可江青一伙公然违背周恩来的指示,直接将孙维世的遗体火化了。周恩来得到消息之后拍案而起说:"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对待革命烈士的遗孤!"他陷入了沉思。

四十年前,孙炳文为了革命慷慨赴义;四十年后,这惨绝人寰的悲剧又在他的女儿身上重演。

后来,在周恩来夫妇的通信中,至少出现了8次孙维世的名字,可见他们对女儿的念念不忘。

白发人送黑发人,周恩来夫妇的内心蕴含了多少的痛苦和酸楚。

(三)罹患癌症

1972年5月,周总理被确诊患膀胱癌,每天都便血。但他仍带病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住院时也如此。

1973年3月,吴阶平和其他两位医生定下了治疗方案。治疗时,他们发现了癌症的病灶,这个病灶只有绿豆大小,他们迅速用激光枪灼掉了病灶。

大家觉得病灶没了,病情可能会被控制住了,他们十分的高兴,但复查的时候,才发现周总理的癌症已经全面转移了。

1974年,病情开始恶化,周总理每次小便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有时疼的他握紧双拳,闭目咬牙,坚挺过去。

1975年12月,病情进一步加重,周总理开始进入昏迷状态。医疗专家们感到他1898年3月5日已经进入了人生最后的阶段。

1975年12月7日,周总理突然昏迷过去,值班医生尝试很多办法都无法唤醒他。值班医生赶紧把所有医护人员都叫到病室,专家检查后发现他的气管里有粘稠的痰液堵住了呼吸道,导致大脑缺氧而昏迷,最后用仪器吸出了痰液,周恩来这才醒了过来。

因多次手术,周总理身上插满了管子,红的流淌着血,黄的流淌着脓,无色的流淌着腹水,有的管子是为了外排,有的管子是把血液、营养送到体内,样子令人十分心疼。

因身上的管子太多,导致周总理翻身也十分困难,此时总理遭受的病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看着总理痛苦的模样,医生们只能用止痛剂来减少周总理的痛苦。可是人体是有抗药性的,输了一阵后,止痛剂也没了作用。

有时剧痛袭来,周总理疼地全身颤抖,他脸色从蜡黄变成暗红,浑身的汗珠也一直往下流。这个时候,周总理咬牙挺着,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天花板,一声不吭。

有一次他在睡觉,一阵剧痛让他醒来,他艰难地睁开了眼睛,问旁边的护士:"我喊了没有?"

护士回答说:"您没有喊,但如果您感到疼,那就请喊出来吧,没有关系的。"可他却摇摇头。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实在觉得太疼痛了,他轻声把医生叫到身边,痛苦地说道:"张大夫,我太疼了,我想哼几声,行不行?"

张医生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他说:"总理,您想喊就喊出来吧,喊出来也能缓解一下痛苦,您别再拘束自己了!"

张医生说完,赶紧走了。因为他明白,如果医生都哭了,这代表他们的治疗也无能为力了。

这一刻,大家也明白了:周恩来总理之所以不愿意喊出来,是不想让别人分担他的痛苦。

在生命最后的阶段,周恩来总理也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他与邓小平、叶剑英也进行了多次谈话。

有一次,他嘱咐叶剑英说:"绝不能让权力落到他们手里。"叶剑英自然也明白话中的意思。

叶剑英出来后,把周总理身边的卫士叫到跟前,严肃地给他们讲:"你们准备好纸和笔,全天守在周总理身边,总理把很多事都放在心里,在他最后时刻所讲出来的话,你们一定要记下来。"

然后周恩来最后几天始终没说什么,他紧闭双唇,绝口不谈政治,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张白纸上只字未写。叶剑英看着白纸,眼中泛着泪花,说道:"总理的一生真是顾全大局啊!"

周恩来总理每天都要了解国内外情况,以前是自己看报纸和各种文件材料,病危之后则是由身边人员念给他听。

周恩来已经时日无多,"四人帮"依旧通过报纸诬告、攻击他。如果把报纸内容如实念给他,肯定会对他的身体和精神造成打击。大家因此十分担心。

最终大家商量了很久,做出了个决定:"新的报纸就不给总理读了,把之前旧的报纸改改日期,念给总理听。"这个"善意的谎言"一直持续到周恩来去世。

但有一天给周总理念的报纸是完全真实的,那就是1976年元旦那天的报纸。

这天早上,虚弱疲惫的周总理听到了广播电台的声音,他听出来是元旦的广播。他让工作人员将当天的《人民日报》立刻念给他听。

这一回,工作人员不敢读"假报纸"了,念了刚送到的新报纸。报纸里有毛主席写的两篇诗,当周总理听到毛泽东写的"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他的嘴角露出几丝笑纹。

重病中的周总理十分喜欢这两句词,工作人员也多次念给他听,听到工作人员的读音念错时,他还会耐心地纠正,有时听完后他还会轻微地笑笑,偶尔还谈论几句。

一天晚上,周总理对守在身边的医生说:"自己的身体情况我了解,现在病已经发展成这样了。我实在是不想再麻烦你们了,你们也应该去真正需要你们的地方,为更多需要你们的人治病。现在我想回家,唉,已经出来两年多了,真想回去啊!"

但很快,周总理闭口不提回家的事了,因为他知道这个请求会让医务人员为难。

1月7日,周总理的情况急转直下,长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当晚11点,周总理才从昏迷中苏醒。

周总理慢慢睁开双眼,看着身边的医生,用微弱的声音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话:"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其他生病的同志吧,他们更需要你们。"此时周总理讲话已经不清楚了,但大家都能明白他的意思。

周总理说完这句话,就一直睁着眼睛,盯着门口方向,一直到晚上12点,大家赶紧通知了邓颖超同志。

警卫们还以为周总理的病情好转了,他们情不自禁地为总理高兴,可医生们却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1月8日早上,张医生见周总理脸色灰暗,口唇也变得青紫,他觉得情况不好,当即决定通知所有专家到场。

主治医生和专家到场后,他们立刻提出要给周总理治疗,并要张医生向周总理报告,需要征得他的同意。

张医生弯下身子,贴着周总理右侧的耳朵,提高声音说:"总理,您的气管已经被痰液堵住了,导致氧气进不去,情况十分危险。我们请求从您鼻孔插一根橡皮管,把黏痰吸出来,再输入大量氧气,您同意吗?如果同意,您就请睁一下眼睛、或者点一下头。"

张医生说话的时候,满屋的人都屏气静息,关注着周总理的反应。

这时,总理缓缓睁开了眼睛,慢慢地点了一下头,向医生表示了同意。

医生迅速将准备多时的橡皮管准确地插进了周总理的右鼻孔,然后用仪器开始吸痰,但吸出的痰液量并不多。

医生果断地用稍粗一点的管子插入气管,开始输氧。一旁的医生也赶紧做心脏按摩,大家想方设法挽救周总理的生命。

抢救时,张医生一直握住周总理的右手,但他感觉到周总理的脉搏越来越弱,心电仪上的曲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数值从60一下降到了40,没有几秒,就掉到20,最后变成了一根直线,脉搏也停止了。

抢救工作又进行了10多分钟,但仍旧不见效果。

至此,吴阶平医生同周围的几位专家讨论了很久,最终宣布:可以停止抢救工作了,把周总理身上的管子全部撤掉,给总理遗体收拾干净,用新床单把总理盖起来。

还没等吴阶平说完,整个房间爆发了哭声,大家边哭边喊:"周总理,请您醒醒啊。"

一旁的邓颖超放声大哭,她摸着周总理的脸颊,轻轻地吻了一下他的额头说:"恩来,你走了。"

二、悼会致辞

1976年1月8日早晨,周总理离世。当时的警卫局副局长立即向毛主席的护士孟锦云传达了这个沉痛的消息。

当时小孟想着毛主席一夜未睡,现在告诉他这个噩耗,万一他情绪波动,心脏病复发怎么办?但这毕竟是国家大事,必须要告诉主席。

下午三点多钟,政治局发出讣告。这时主席已经醒了,精神也可以,小孟就决定把这个大事婉转地告诉主席。

下午是小孟给主席读书念报的时间,小孟先读完了其他内容,稍停顿了一会儿,她拿起来讣告,用低沉缓慢的声音宣布了周总理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的消息。

毛主席正在闭目听报,当听到周总理去世的消息时,他忽然睁开眼睛,望着小孟,一会儿,他缓了过来,对着小孟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他双眼紧闭,眼窝中流下了泪珠。

小孟见到毛主席掉眼泪了,她强忍很久的悲伤也终于释放了出来,也跟着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念完剩下的内容。

主席全程没有一句话,但他的眼泪一直在流淌着,泪水留下了脸颊,也流进了脖颈。

当天下午,邓小平将悼词草稿送给毛主席批示。第二天一早主席便批准了,想必当天晚上,主席一定思绪万千,他的批准也象征着两个伟人并肩作战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此时的毛主席想要参加追悼会,但他此时已经疾病缠身,无法走路。他安排人送来了一个花圈,放在了周恩来总理的遗像旁,通过这种方式向老战友告别。

1976年1月15日的追悼会上,极少表露感情的邓小平同志在念到"我们的总理"时哽咽了,接着他用洪亮的声音说:"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荣战斗的一生,他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追悼会完毕后,邓颖超走到灵柩旁,她打开总理的骨灰盒,流着泪深情地说道:"请安息吧,恩来!"话音刚落,在场的人群又爆发出一片哭声。

当天晚上,执行撒骨灰任务的同志们登上了飞机。72岁的邓颖超被众人搀扶着,她颤颤巍巍地向飞机挥手,也是向她的爱人、战友作最后一次告别。

三、魂牵九州

1976年1月15日,纪念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结束后,北京街头早已站满了送行的群众。他们从广播和报纸上得知了周恩来总理的骨灰将要撒掉,自发地来到这里送总理最后一程,令人感动。

当天晚上8点15分,一架飞机载着周总理的骨灰的飞向天空,然后分别在北京城区上空、北京密云水库上空、天津上空以及山东的黄河入海口撒掉了总理的全部骨灰,共用4个多小时。

第1把骨灰撒北京

1918年夏天,周恩来与父亲在一起在北京生活,这是他与北京的首次结缘。

一年之后,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作为先进知识分子参加了革命运动,他与革命战友们一起辗转在北京、天津之间,在天安门前留下了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北京工作27年,他与这座古老的城市和人民朝夕相处。

在北京,他召开了无数次重要集会;他为北京市的城市改造付出大量的心血,为我们留下了颐和园、故宫、恭王府、正阳门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同时也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现代的生机。

在这里,他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建设目标。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苦苦支撑,尽量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他同林彪、江青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起到了控制和稳定局面的重要作用。

第2把骨灰撒密云水库

(如今的密云水库)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一生最关心两个事,一个天上,一个水利。"

何为"天上"?建国之初,国外势力多次企图颠覆我国政权,通过"两弹一星"的研发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军事力量对西方列强起到了极大震慑作用,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何为"水利"。近代经历了百年混战,我国水利基础极度薄弱,干旱、洪涝频发,天灾一旦发作,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农业完全看天吃饭,而工业、服务业发展也极度受限,今天修的设施,过一阵大水直接冲没,因此兴修水利迫在眉睫。

建国之前,北京严重缺水,为了改善局面,周恩来总理先后主持了周边4个水库的开发建设,其中密云水库规模较大,周恩来总理付出的心血也更多。

从地形勘探、大坝选址,再到方案设计、建设施工都离不开周恩来总理的调度指挥。

1898年3月5日

建设时,周恩来总理多次强调:"既要保证速度,更要保证工程质量,要把工程质量看做头等大事。"

就这样,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密云水库建成了,能蓄水43亿多立方米。在我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建设密云水库是世界瞩目的壮举。

第3把骨灰撒天津

1913年开始,周总理在天津先后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读书,自此他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天津的5年多里,他组建革命团体,组织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带领革命战友参加了"五四运动"。在这里他和自己的另一半邓颖超同志相识、相知和相爱。

某种意义上,天津是周总理革命和爱情孕育的地方。

第4把骨灰撒黄河入海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周恩来总理12岁就离开了家中,生前也无数次表达过他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

他希望死后将骨灰撒进母亲河,一是为了报答生他、养他的母亲,二是为了回报大地、回报祖国。

他生前为人民服务,死后骨灰撒向祖国的山水大地,落在田野上,作为植物的肥料,落在水中,可喂鱼虾,生生不灭。

结语:周恩来总理的一生,为中华之崛起、为人民之幸福、为祖国之富强,真的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总理一生无私奉献、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永远为后世景仰,千古名相,不足以赞誉周总理之功绩。

参考资料:《360百科-周恩来》、《360百科-孙维世》、《领袖人生纪实:周恩来人生纪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恩来逝世前后的日子》2016年2月29日期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童年读哪些书?

日前首部展现周恩来总理童年生活的大银幕作品《童年周恩来》登陆全国院线。这部影片生动讲述了周恩来在故乡淮安十二载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周恩来自幼坚韧不屈的性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影片上映后,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电影院观看,并给予了好评。

周恩来最为人熟知的童年故事,莫过于说出那句荡气回肠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小年纪的他如何能产生如此远大的抱负,这要从他的童年经历开始说起。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的一个“绍兴师爷”之家。他自幼在嗣母陈氏的指导下学习经典名著,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底。从1910年至1917年,他先后入银岗书院、东关模范学校、天津南开学校读书,不仅在才学、品行、社会活动诸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而且还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他还远赴日本和欧洲留学,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于1924年7月回国投身革命事业。周恩来的学生时代,无疑是他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逐渐成长为一代伟人的重要时期。

周恩来不满半岁时,叔父周贻淦病重。当时,周贻淦结婚不到一年,没有子女。按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周贻淦心里很难过,还担心自己过世后妻子陈氏日后被家族当成外人看待。为了使周贻淦在弥留之际得到一点安慰,也使陈氏有所寄托,周贻能、万氏夫妇决定把儿子周恩来过继给他们。就这样,周恩来幼年时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育,称陈氏为“娘”,称生母万氏为“干妈”。

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会书画,好诗文,有很好的修养。因为年轻守寡,陈氏从不外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上。直到陈氏去世前,周恩来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陈氏对周恩来的要求十分严格。4岁时,陈氏就教他识字。5岁起,陈氏就送他进私塾读书,并取学名恩来,字翔宇。

1904年,周恩来一家搬到清河县(今清江市)外祖父家居住,在万家的家塾继续读书。陈氏常给他讲历史和神话故事,他所读的第一部小说《西游记》,大概也是在这段时间内看的。1914年10月,周恩来在《射阳忆旧》中写道:“幼时喜闻故事,凡有人能语余以奇闻怪事者,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

1905年,周恩来一家又迁入陈家祖居的陈家花园,在家塾中就读。此后几年内,陈氏为了把周恩来培养成栋梁之才,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中的一些篇章。陈氏还辅导周恩来阅读了外祖父家所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小说。

陈氏的严格教育,对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影响。40年后,他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他还感慨地说:“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5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

编辑:郭超豪

图文综合自《湘潮》、人民网、微博等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