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与董鄂妃

顺治与董鄂妃

人际情感绵江seo培训2022-01-20 22:04:02190A+A-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

传教士汤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却写道:“当时顺治皇帝疯狂地爱上了一名军人的妻子,不可抑制。这名军人得知后,十分愤怒,与顺治起了争执,顺治打了他一个耳光。后来,这名军人就死了,军人的妻子进了宫,册封为妃,后又立为贤妃。”显然,这名军人即是博果尔。当时,只有册封皇后时才立诏书,宣布普天同庆并大赦天下,但册封董鄂妃时全用上了这些礼节,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重视与珍爱了。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入宫不久,就产下顺治第四子,和硕荣贝勒,然而,厄运也随之而来。顺治父亲皇太极的五名皇后和妃子都来自蒙古,孝庄也不例外。她为顺治选的第一位皇后是自己的侄女,后来于顺治十年被贬为静妃。不久,孝庄的侄孙女入主东宫,但显然不得顺治欢心。董鄂妃当时地位仅次于皇后,却是满人,这触怒了孝庄。

董鄂妃分娩后不久,孝庄即召董鄂妃去南苑服侍,董鄂妃只得拖着虚弱的身体前去。谁知,又传来了她那不足三百天的孩子夭亡的噩耗,从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于顺治十七年病逝。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封其为皇后,出殡后,顺治就接受了剃度。

为顺治剃度的高僧被捆绑着送至孝庄面前,即将被烧死,忽然传来了顺治已蓄发的上谕。顺治被迫重登宝座,却于顺治十八年正月驾崩,死因为天花,距董鄂妃逝世才三个月。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身后殊荣: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常说自古帝王最无情,这是因为帝王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他在触动很多事情的上面不能够夹杂自己的私心,即便是男女之情,背后也有着很多的政治利益在里面,所以帝王的爱情都是不自由的,甚至是没有爱情。

但是清朝的顺治帝似乎是一个例外,大家都听说过他和董鄂妃的故事,这两口子真的是爱的死去活来,最后死亡的日子,相距不过4个多月简直就是殉情了。

将董鄂妃视为知己。

可以这么说,历代的帝王其实都是孤家寡人,他们不敢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分享,而其他人估计也不敢听。但是董鄂妃却是一个例外,但是顺治在见到董鄂妃之后就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一下子变得云开雾散了一样,董鄂妃就好像是他人生中的知己。

很讨顺治喜欢。

我们常说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好像董鄂妃就是这样,最开始的时候顺治是惊艳于他的美貌,但是相处下来觉得这个人还真不错,首先来说的话,他不会去主动的争宠,而且很是为顺治考虑,正所谓我觉得你好你哪都好,所以顺治对他爱的是死去活来。

而且董鄂妃还给顺治地生下了一个儿子,我们常说母凭子贵,因为他的儿子董鄂妃在顺治面前的地位更高了。

董鄂妃死后。

但是他的这个儿子却很是不幸,仅仅三个多月的时候就夭折了。而在儿子死后,董鄂妃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感觉是因为儿子的死对他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而顺治看着自己的董鄂妃,一天不如一天,顺治很是心力交瘁,在董鄂妃病死之后,顺治帝竟然辍朝5日直接不理天下事了。更为出格的是顺治竟然追封董鄂妃为孝献瑞敬皇后,还要求全国为董鄂妃服丧,这绝对是于理不合呀,他不过是一个妃子,这国丧是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

而且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对于朝野上面的事情也不是很关心了,整天想着出家。最后心力交瘁,在董鄂妃死后的4个多月顺治就去世了。

从史书中可以验证,顺治帝被称为清朝最重情的皇帝,他和董鄂妃确有其事。最后顺治皇帝在董鄂妃去世后三个月也郁郁而终。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

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不但姿容绝代、才华出众,美而贤,聪慧能文,而且品行清丽脱俗,善解人意。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

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我我的小夫妻,他们情投意合,相得益彰。淑德彰闻,温惠端敬是对董鄂妃最好的评价。

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顺治悲恸欲绝,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顺治追封为董鄂妃为皇后,以示褒崇。

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后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扩展资料:

董鄂氏的早逝,顺治使看破红尘,万念俱灰。他便产生悲观厌世,企望遁入空门,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他曾命高僧茆(máo)溪森为其削发剃度,决心出家。

孝庄皇太后百般劝解,命人急召高僧大觉禅师玉林琇抵京,玉林琇劝阻了顺治帝削发为僧。顺治从此一蹶不振,终日郁郁寡欢。

这位身体素质本来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虚弱,结果,在爱妃董鄂氏死后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养心殿,追随著他的爱妃而去了,时年24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董鄂氏身为八旗名门闺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据史料记载,她从小颖慧过人,有一个特别的天赋就是读史书过目不忘。

董鄂氏天性慈爱,有见识,识大体,她的作为好像只能用佛教信仰才能解释,每次顺治看奏折时,有重要的内容,草草看过后,就随手扔在一边了,董鄂妃提醒他应该仔细看,不能忽视;每当顺治要和她同阅奏章时,她又连忙拜谢,并解释说:后宫不能干政。

每当顺治下朝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问寒问暖;每当顺治批阅奏章至夜分,她总是毫无例外地为其展卷研磨,侍奉汤茶。

顺治每次听翰林院的官员们讲课结束后,回到寝宫时,她一定会打听讲课的内容,他也会再给她讲一遍,顺治每次讲给她听的时候,她都非常高兴。

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她她的小夫妻,而在于理性的相互促进。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

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董鄂妃也往往为他们说情。临终时还惦念秋决囚犯的生命,董鄂妃向来不信佛教,顺治有时用一些禅宗经典来告诉她,而且为她解释《心经》的深层含义。

因此成了她推崇尊敬的至宝。专心研习禅学。参悟探究“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董鄂氏还有多愁善感的一面,每次遇见顺治,就总举出这句话:顺治每次都笑而不答。

扩展资料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玉殒香消,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据福临说,董鄂氏死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

崩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爱子爱妃的接连死去,使福临的精神几乎崩溃。他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弃江山社稷如敝履,执意要出家为僧,并让和尚溪森为他剃了发。

后来由于溪森的师父玉林琇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得福临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福临悲恸欲绝,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

顺治帝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幸亏皇太后“力解乃已”。

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

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福临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有108名僧人诵经。

整天铙钹喧天,烧纸施食,香烟燎绕,纸灰飞扬,经声不断。在“三七”日(第二十一天),将董鄂妃的尸体连同梓宫一同火化,由溪森秉炬举火。火化后,将骨灰装入“宝宫”(骨灰罐)。

清制: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董鄂妃之丧,福临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孝献皇后(董鄂妃)

凤凰网—顺治为之出家的董鄂妃与名妓董小宛有无关系?

就《康熙王朝》这部戏是的,因为他两个人是真爱,皇上好像什么人都不喜欢,独宠董鄂妃一个人,当时董鄂妃得了天花,就是脸已经长了很多斑点,特别丑。女子,容貌最重要,特别是古代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当然是容貌这些外表的东西,还有血统的东西最重要,可是,董鄂妃不肯转过脸去,因为怕自己的容貌太丑,吓到了皇上,但是,顺治居然对病重的董鄂妃不离不弃。

剧情有时看了,挺寒心的,当时顺治的儿子,康熙也得了天花,可顺治他没有心疼儿子的,反正就叫一堆和尚去到大殿去了,为董鄂妃念经祈福。

看起来就是为了这份爱情已经疯魔了吧,这点还挺有皇太极,他那个意味。遗传真厉害。因为之前皇太极对海兰珠也是这样,他觉得女人都敬他是皇上,而唯有海兰珠,她是单纯当皇太极是一个丈夫的角色,这份爱就显得与众不同了。而顺治与董鄂妃之间的爱情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至于是死了还是出家了。

其实这个挺矛盾的,这出戏里肯定是写他出家当和尚了,但是在另外一部戏里就是宁静演《孝庄秘史》里的呢,那出戏里的确是得天花死了。

所以怎么说呢,编剧有个金手指,他想让谁死,谁就得死,他想让人不死,仅仅是出家,就仅仅是出家吧。

其实历史都是先人写的,有时候有多个版本,那编剧就得结合自己的判断还有进行一些必要的考证,做出相应的调整,拍出这部戏。作为观众的我们,除非你自己是研究历史的,不然就看看就好了吧。

董鄂妃,乃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也。福临(世祖顺治帝)宠爱有加,及董小宛死,他心灰意冷,遂弃国出家为僧故事纯属野史,流传至今,现仍有人深信不疑。传说福临是一位多情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均为子虚乌有。所有史载亦非提及此事。

简说顺治帝:福临(1638一1661)皇太极(太宗)第九子,满清入主中原首任皇帝。1643年(崇德八年)冲龄即位,年仅6岁,在位十八年。由叔父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

顺治元年,(1644)乘明李自成起义,明朝大乱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因其年幼,朝政多由多尔衮独揽。多尔衮接受范文程、降臣洪承畴之议,政袭明制,以收民心为首事。严肃军纪,颁谕:"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违者,杀无赦。为思宗(明崇祯皇帝)发丧,保留明室诸王待遇。剃发一事,因受抵制,亦听其便。(后强行执行,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死。次年正月,福临亲政,时年十三岁。近侍苏克萨上折:多尔衮"逆谋","妄称太宗夺位","索取有夫之妇"。朝廷上下,唯知有摄政王(1644年加封),不知有皇帝。孝庄大后和福临早就不满多尔衮。顺治乘机颁诏:撤其庙享,夺其母妻封典,籍没其家产。其党羽亦多以罪伏法,凡请为多尔衮昭雪者,无不受贬。

福临亲政期间,袭多尔衮以汉制汉和刚柔并济之国策,救济灾民,减免田赋,为明思宗(明祟祯朱由捡)发丧立碑,赐明殉难大臣十六人谥号,并给祭田。此举惜深得人心。为其统治中原打下良好基础。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福临病死于养心殿,(据说是患了"天花")。在位十八年。亲政十年,死时二十四岁。明发遗诏还以十四罪自责,试举一罪:曰:"祖宗创业,未尝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国,亦因委任宦寺(太监)。朕明知其弊,不以为戒,设立内十三衙门,委用任使,与明无异,以致营私作弊,更逾往时;是朕之罪一也!"古代君王能颁发"罪己诏",尤为可贵,谥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简称孝章皇帝,庙号世祖。葬孝陵(即清东陵,今河北遵化县马兰峪)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爱妃死后,他的心似乎也随之而去

因为董鄂妃对于他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妃子,还是他放在心尖上的存在,所以在董鄂妃死后,他非常伤心。

顺治与董鄂妃

万千宠爱在一身揭开顺治帝爱妃董鄂妃身世谜团《清史稿·后妃传》记载顺治帝有两后、十五妃。但他的婚姻生活是个悲剧。

顺治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册为皇后。二人性格不合,顺治废掉皇后,降为侧妃。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她不久又受到顺治帝的责斥。但这位皇后能委屈圆通,又有太后呵护,才没有被废掉。

顺治真正视为国色天香、红粉知己的是董鄂妃。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有几件事可以说明少年天子对董鄂妃的恩爱逾常。一是晋升之速和典礼之隆。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即九月二十八日再晋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恩诏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二是尽改恶习、专宠一人。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少年福临“和一切满洲人一个样,而肉感肉欲的性癖尤其特别发达”,结婚之后,“人们仍听得到他的在道德方面的过失”。可见,福临确实沾染了满洲贵族子弟那种好色淫纵之习。可是奇迹出现了,自从遇到董贵妃后,少年天子变得专一起来。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谓“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真是六宫无色、专宠一身。

枕上春梦刚三年,贵妃撒手绝人寰。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生了一个男孩儿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22岁就告别了深爱着她的少年天子。顺治得知噩耗,痛不欲生,“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顺治帝辍朝五日,追谥其为端敬皇后。并在户部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再呈稿,再不允”。后由张宸具稿,“皇上阅之,亦为堕泪”。以顺治帝名义亲制的董鄂妃《行状》数千言,极尽才情,极致哀悼,历数董鄂氏的嘉言懿行,洁品慧德。

贵妃辞世,留给少年天子无尽的哀思。4个多月之后,福临就溘然离世,追随爱妃而去。

董鄂妃是何许人?她运用了什么样的魔力令这位至高无上的君主甘心为之生,为之死?

董鄂妃,又作栋鄂妃。她的来历有三说:

一说是《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孝献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二说是董鄂妃为秦淮名妓董小宛。董小宛原为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江南名妓知书多艺,倾慕东林,如李香君与侯方域、柳如是与钱谦益、卞玉京与吴伟业、顾眉生与龚鼎孳,都是佳人配才子。持此说者认为,清军南下,董小宛被掳到北京,先留在王府,后被太后要了去。顺治看了喜欢,就从孝庄太后那里要到自己身边,用满洲姓董鄂氏。其实,只要用一些史料排比看一看,就知道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根据冒辟疆《影梅庵忆语》记载,冒辟疆初识董小宛在崇德四年(1639年),那一年董小宛16岁,顺治帝才2岁。而顺治娶董鄂妃时是19岁,董鄂妃18岁。如果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那么此时她应当是33岁了,显然年岁不合。同时,《影梅庵忆语》对董、冒二人从相识、完婚、蒙难到董小宛病死,都有比较详尽的记录。大致的情形是:

崇德四年(1639年),董小宛16岁。冒辟疆初遇董小宛。

崇德六年(1641年),冒辟疆又邂逅陈圆圆,称其“令人欲仙欲死”,于是疏远了董小宛。

崇德七年(1642年),陈圆圆被周奎购京师,冒辟疆重逢董小宛。

崇德八年(1643年),董小宛20岁,入冒辟疆家,为其妾。董小宛“却管弦,洗尽铅华,精学女红”,一心一意做良家妇女。

顺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2岁。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渡江,破南京。冒辟疆在逃难中患病,“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身起伏,为之左右翼”。董小宛辛苦侍疾,无微不至。

顺治四年(1647年),董小宛24岁。冒辟疆再病,“勺水不入口者二十余日”。“姬当大火烁金时,不挥汗,不驱蚊,昼夜坐药炉旁,密伺余于枕边足畔六十昼夜”。董小宛二度侍疾。

顺治六年(1649年),董小宛26岁。冒辟疆患病,董小宛三度侍疾。

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28岁,病死。这不仅有冒辟疆的笔记,还有当时不少文人学士的悼念诗词,均可证明当时董小宛确实死在冒府。

董小宛比顺治大14岁,同冒辟疆结婚9年未生育,并于顺治八年已病死,所以董小宛即董鄂氏之说实属望风捕影,不能成立。

三说是董鄂妃原为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于《汤若望传》的记述:“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刮。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底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根据陈垣先生的考索,她似乎就是顺治夺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爱,但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

董鄂妃,这位神秘的女子,让那么多文人墨客梦绕魂牵,赋诗寄情;又让那么多历史学家费尽心思,苦心考索。但直到今天,她的身世依然是个待解之谜。(阎崇年)(部分摘编自《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华书局2004年10月出版)

清朝的顺治帝和董鄂妃之间的故事?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福临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十二月初六日,福临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

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十分欣喜,但三个月就夭折了。董鄂妃本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他再萌生出出家之念。大约在九、十月之交,福临决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

扩展资料:

顺治帝对董鄂妃用情至深,在董鄂妃去世以后,他也剃发出家了。在没有遇到董鄂妃之前,顺治帝的婚姻并不幸福。顺治帝继位的时候,他的皇位并不稳固,所以他的母后让他娶了他舅舅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

但是顺治帝并不喜欢他的这位皇后,所以一直冷落她,三年后又废了她。其实这位皇后也是非常可怜,因为她根本没有选择,只能嫁给顺治帝,嫁给他以后还要被顺治帝嫌弃。政治联姻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夫妻不睦,甚至像仇人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献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治帝

悲情的历史

在清初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疑案,长期以来不仅是史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文学界、艺术界关注、演绎的重要题材,顺治帝是否出家即为其中之一。而在这一问题中,受到顺治帝万般宠爱的董鄂妃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很多的影视剧和小说中,都讲到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病死而心灰意冷,执意出家为僧,给当时的清朝政局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董鄂妃本无意于政治,但她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她的死却给清初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关于她的传说,更使她带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秦淮名妓董小宛说。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妃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简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早闻“秦淮八艳”(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之名,尤慕董小宛。洪在攻占江南时,果然生获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洪无计可施,最后不得已,于顺治二年(1645)将小宛献入皇宫,遂成为顺治帝宠妃。也有说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董小宛,历史上确有其人,名白,字青莲,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秦淮名妓。崇祯十五年(1642),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襄)之一的冒襄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战乱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瘁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日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一些文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情节离奇,有吸引力,或出于对清朝皇帝的故意中伤,于是便采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有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的。

襄亲王福晋说。

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子,生于崇德六年(1641)十二月二十日申时,其生母是皇太极并建五宫中的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仅16岁。

顺治帝幼年即位,母亲孝庄文皇后对他管教极严,加之朝廷大权长期由叔叔多尔衮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顺治皇帝册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诏书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立为皇后。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并不能体谅顺治帝的苦衷,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因此,顺治帝觉得事事皆不顺心,内心很是苦闷。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经常到后宫入侍,这便给顺治帝与董鄂氏的相识相恋提供了机会。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闺中寂寞,也对顺治帝产生了好感。两个情谊相投的人迅速坠入了情网。《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钮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现在只剩下皇四子。该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殇于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死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传说也罢,猜想也好,最后归于一致的认识就是,这位董鄂氏姿容绝代,才华出众,在佳丽三千的后宫中赢得了顺治帝专一的爱情,并至死不渝。

关于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与顺治的故事之真相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

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传教士汤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却写道:“当时顺治皇帝疯狂地爱上了一名军人的妻子,不可抑制。这名军人得知后,十分愤怒,与顺治起了争执,顺治打了他一个耳光。后来,这名军人就死了,军人的妻子进了宫,册封为妃,后又立为贤妃。”显然,这名军人即是博果尔。

当时,只有册封皇后时才立诏书,宣布普天同庆并大赦天下,但册封董鄂妃时全用上了这些礼节,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重视与珍爱了。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入宫不久,就产下顺治第四子,和硕荣贝勒,然而,厄运也随之而来。

顺治父亲皇太极的五名皇后和妃子都来自蒙古,孝庄也不例外。她为顺治选的第一位皇后是自己的侄女,后来于顺治十年被贬为静妃。不久,孝庄的侄孙女入主东宫,但显然不得顺治欢心。董鄂妃当时地位仅次于皇后,却是满人,这触怒了孝庄。董鄂妃分娩后不久,孝庄即召董鄂妃去南苑服侍,董鄂妃只得拖着虚弱的身体前去。谁知,又传来了她那不足三百天的孩子夭亡的噩耗,从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于顺治十七年病逝。

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封其为皇后(谥号很长,足见情之深意之切),出殡后,顺治就接受了剃度。为顺治剃度的高僧被捆绑着送至孝庄面前,即将被烧死,忽然传来了顺治已蓄发的上谕。顺治被迫重登宝座,却于顺治十八年正月驾崩,死因为天花,距董鄂妃逝世才三个月。

世间关于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已传得沸沸扬扬,各种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无不赞扬董鄂妃德才兼备。事实上,董鄂妃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每当顺治上朝回来,董鄂妃总亲自烧茶服侍,还常劝顺治对刑部案件一定要核实据查。而即使对宫女太监犯错,她也必定亲自过问。可见,董鄂妃受宠并非偶然,也不是单凭借外贸,她与顺治的爱情是真有其事,让人倾慕,亦让人扼腕。

<清史稿·后妃传>对董鄂妃有如下记述:“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三宫,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孝献端敬皇后(1638年-1660年),人称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帝皇四子和硕荣亲王生母。顺治十三年八月入宫,封贤妃,十二月晋封为皇贵妃。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干宫,年仅22岁。死后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董鄂妃是清廷内阁大臣鄂硕的女儿,闺名珊瑚。她本来是顺治异母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正式妻子),本来是可以以此贵妇人的身份,平平安安、养尊处优地渡过一生的。但是上天另有安排:皇帝大伯爱上了她。襄亲王为此羞愤而死。董鄂氏服丧刚二十七天,顺治帝便召她入宫,立为贤妃。这时顺治十九岁,董鄂氏十八岁,时间是顺治13年(1656年)。

立为贤妃后仅仅一个月零三天,她又被破格晋封为皇贵妃。而且这一次的破格在整个清王朝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少年皇帝为册立皇贵妃居然下令大赦天下。可见按照皇帝的本意,光让董鄂氏做皇贵妃都还太不够了,很应该把皇后的位子也让她来坐才是。---郎才女貌,本来倒也是一对佳偶,然而少年亲王之死,却已经注定了这场拥挤的爱情故事将以悲剧结局。顺治帝一生有十九位后妃。活着成为皇后的两位都姓博尔济吉特氏。

第一位是顺治生母皇太后孝庄的娘家侄女,但是小皇帝认为她“妒嫉”、“奢侈”,加上她是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挑选的,所以才两年时间皇帝和她的缘份就到了头,她被废为静妃。第二年,孝庄皇太后又从娘家接来了三位侄孙女,并将其中一位立为新皇后。但是这位皇后虽然品貌双全,皇帝仍然不喜欢她。过了两年董鄂氏入宫,皇后的宝座就更是摇摇欲坠了。然而董鄂氏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深切明白自己的身份并非“正嫡”,人生经历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此时的董鄂氏只是一个少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无法决定婚姻;又在两个强势的男性间无力抉择爱情。然而三百五十年前,十八岁的董鄂氏不但得不到任何谅解,还要独自承担着“红颜祸水”的罪名:活着的皇帝没人敢说他错,死去的襄亲王更没有错,有错的就只能是她了。)

从前的襄亲王福晋董鄂氏,现在以皇妃的身份重新走进了皇城。然而,在偌大的紫禁城里生活着的,并不仅仅是爱她的顺治帝,还有一群因为她而失去帝宠的女人(在她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外戚家族);还有因为这起爱情事件而失去儿子的襄亲王生母靖懿太贵妃;以及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而与皇帝母子失和的皇太后孝庄。因此,董鄂妃在后宫里从来没有恃宠而娇,相反,她生活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当她得知顺治帝要找岔二次废后,是要立自己为后时,反而苦苦为皇后求情,甚至以死相谏。为了表示谦让,她甚至称皇后为“母”;皇后生病,她“五昼夜目不交睫”。

皇后的族妹悼妃去世,她悲哀得就象是她的亲妹妹死去了一样。对于其它的妃嫔也是如此:恪妃石氏患病,她亲自照料三天三夜,端汤喂药。她还抚养了承泽郡王的两个女儿和安王的一个女儿,照料这三个小姑娘无微不至,如同亲生的一样。至于服侍太后,她更是察颜观色,小心翼翼,左右奔走,“无异女侍”,太后偶染微恙,董鄂妃更是“朝夕奉侍,废寝食”;她不干预政治,甚至不肯超越礼制和顺治同桌吃饭;但是同时她反复规劝顺治理政要谨慎小心,不可以发布错误的政令累及百姓;秋决犯人时,她流着眼泪请求顺治要再三细查案情,不能枉杀无辜;在个人素养方面,董鄂氏的书、画、经、史、佛学等均有相当的造诣。

结果,她的努力终于化解了皇太后的敌意,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到后来,太后的身边简直就少不了董鄂氏了,把她当成女儿一样地看待。然而董鄂氏毕竟只有十八岁。长年过度的劳累、自责和惶恐,慢慢蚕食她的生命。不久,董鄂氏生下了皇四子。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带给她无尽的欢乐和寄托,更让顺治帝心花怒放。所有的人都不怀疑,大清帝国的龙椅,总有一天是要让这个襁褓中的小小人儿坐上去的,但是这个小人儿只给了他的父母一百零八天的快乐,就将他们带进了痛苦的深渊。出世一百零八天后,还没来得及取名的皇四子就在深邃隐秘的紫禁城里原因不明地死去了。

顺治追封他早夭的皇位继承人为荣亲王,并专修陵寝。然而死去的孩子即使被封为亲王,也安慰不了活着的母亲。董鄂妃产后哀痛,失于调养,丧失了生育能力。病体支离的她勉强支撑了两年,也离开了人世。她死的时候不足二十二岁,和顺治只有四年姻缘。悲痛的顺治追封她为“端敬皇后”。顺治为董鄂氏亲笔写下了数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深切哀悼。身体虚弱的顺治不久染上了天花。面对病魔,迭遭打击的皇帝早已意志消沉,无力与之对抗,奇迹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他身上。第二年(1661)正月初七凌晨,沉沉夜色中,二十三岁的福临驾崩于养心殿,离董鄂妃去世的时间,才不过四个多月。(他和董鄂妃死后都是火化的。因此,空荡荡的孝陵里的确没有他和董鄂妃的棺椁,只有他们的骨灰坛。)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是英雄与美人共存。其中四大美人最为知名,她们都得到了帝王们无与伦比的宠爱。可是,她们都并非能得到真正爱情的女子。包括那祸国殃民的褒姒、赵飞燕等,尽管帝王门对她们宠爱有加,但帝王们如若是知道要以自身性命或者以皇位江山等为代价,这些帝王们还是万万不肯的。就像唐玄宗虽然极度宠爱杨贵妃,但安禄山之乱时,为了保住皇位,还是同意叛军将杨贵妃赐死。这些皇帝,最多迷恋的是她们的美色,倘若说这也算爱情,那么无疑是践踏了这个词了。帝王身边,往往都是佳丽三千,他们很难转情于某一位女子,所以君王的爱情尤其珍稀和可贵。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顺治皇帝无疑是个异端。他的另类,他出生、死亡、爱情、功过,短暂的一生,却都带着传奇的色彩。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顺治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审时度势,更张成法祖制,且倚重汉官,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清代初期从他亲政开始逐渐鼎盛起来。他热爱写诗,并极具才情。他曾写过一首《赞僧诗》是这样的: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在这首诗里,可看的出这位天子多愁善感,他的浪漫与惆怅,使他不像政治家,倒更像一位诗人。他羡慕出尘脱俗的僧家生活,不留恋荣华富贵、江山皇权。这点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不多见。同时顺治皇帝还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痴情的皇帝。他固执,率性而为,一旦痴迷,则难以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学,深爱董鄂妃一样。因为痴迷佛学,他甚至要放弃皇位,皈依佛门。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最后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恋尘世。关于他和董鄂妃的爱情传说,几百年下来经久不衰。

董鄂妃的身世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说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但这个版本很快就被历史学家们否决。还有一个版本则真实性比较高,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清代有选秀女的制度,但限制是13岁到16岁,而董鄂氏18岁才进宫。所以可以断定,董鄂氏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皇宫的。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也因为这个,便注定了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悲剧。顺治皇帝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自杀。博穆博果尔死的同年,顺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皇帝还一度要废第二任皇后,而册封董鄂妃为皇后,可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以及政治影响,他无奈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宠早已超过那个平庸的皇后。

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史可查,从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妃典礼上就可以看出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代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顺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与天下人分享,给予董鄂妃他所能给予的极致。可惜董鄂妃一直体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后,更是一病不起,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使得当时他的母亲孝庄太后不得不让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杀。为了表达他的悲痛,顺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命朝中大臣,皇亲国戚都去哭陵。并亲手撰写了饱含深情,长达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回忆了董鄂妃的种种往事,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多情天子的欢喜与哀痛,也只能通过这些方式表达。顺治死后,陵墓旁葬着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一死,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原本就痴迷佛学的他,更是消极厌世。在董鄂妃去世的当月,他就为自己举行了剃度仪式,据说还取了个法号叫“行痴”,一心想遁入空门。这遭到当时他母亲孝庄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顺治皇帝无奈只好让自己的身边的太监替自己出家。最后,心爱之人的去世,又出家不成,顺治皇帝终于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

能让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见,董鄂妃绝非一般女子。那么董鄂妃到底有多美呢,顺治皇帝形容董鄂妃,曾用“妩媚”这个词来形容。也正是这个形容词,让文人墨客们臆想,满洲女子很少有称得上“妩媚”的。董鄂妃的母亲应该汉族的江南人,否则怎么可能生出这般绝尘的女子。可惜,清代存有许多嫔妃的画像,却唯独没有董鄂妃的。更奇怪的是,顺治皇帝本人非常擅长绘画。他的山水画,以及手指螺纹墨画《渡水牛图》都堪称一绝。还尤其擅长人物速写,据说有一次,他看见一大臣,忽然命令其跪下,这位大臣吓出一身冷汗。顺治对他凝目熟视片刻后,取笔当即画了一幅画像,递给左右诸臣传阅,这位大臣转惊为喜,请顺治将画像赐给自己,顺治却笑而不答,随手将画像付之一炬。可见,顺治皇帝的画画甚为不凡。可是,也许是经久失传,或者是其它原因,偏偏没有董鄂妃的画像流传下来,因此,董鄂妃的容颜自然也成了个千古之谜。

顺治皇帝一生,有很多无奈,他壮志难酬,治国理念得不到支持;他无力自主的婚姻,不能把自己最爱的人封为皇后,这些都给予了他无限的伤感。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顺治皇帝在没有遇到董鄂妃之前,也曾纵情于声色,董鄂妃进宫后,少年天子忽然转了性子,专情起来。正所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很想知道,在几百年前,顺治皇帝和董鄂妃那该是怎样惊世骇俗的相遇,谱写了这样刻骨悲壮的爱情故事。两个如此相爱的人,虽然不能活着白头偕老,死后能葬在一起,终也算美满了。虽然董鄂妃的容颜是个迷,但我想,也许她不一定是倾国倾城,顺治所爱的,并不是她的外貌。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蒙古知名的美人。却在最后因为性情刁蛮、奢侈无度而落得个被废的下场。顺治皇帝之所以这般宠爱董鄂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据顺治在《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我想,这些就是董鄂妃能得到天子爱情的真正原因。顺治皇帝如此深情的回忆董鄂妃的往日种种,可见,董鄂妃的离世,确实给予这个少年天子致命的打击。一个女子若是太受皇帝宠爱,在历史上则容易留下骂名。董鄂妃却是个例外,在她陪伴顺治皇帝身边的时候,顺治皇帝从未怠慢国事。他励精图治,安邦定国。反而是在董鄂妃死后,他才万念俱灰。可见,董鄂妃不但是他的红颜知己,还是他精神的支柱,董鄂妃一离世,顺治皇帝所有意志、所有在尘世中的留恋都跟着消散了。

不久前,曾看过凌力的小说《少年天子》,书中描述了顺治皇帝短暂传奇的一生,描述了他的种种治国方略,他所处身的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还有他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更是尤其感人。书中,他们彼此倾慕,彼此相爱。不是因为他是皇帝,不是因为荣华富贵,不是因为世俗的任何东西。爱情在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这部小说读过之后,久久都不能忘怀。后来追看由此书改编的电视剧《少年天子顺治篇》,也是近年来电视剧中难得的佳作。剧中痴情的天子,温婉娴雅的董鄂妃,仿佛真是其人一般。对其中一场戏尤其记忆深刻,顺治皇帝问重病弥留之即的董鄂妃“冷吗?”,董鄂妃回答“冷”。顺治连忙给董鄂妃盖上一层被子,又问“还冷吗?”,董鄂妃又回答“冷”,顺治又盖上一层被子,问“还冷吗”,董鄂妃回答还是“冷”,顺治只好把董鄂妃抱在怀里,可是董鄂妃仍是不断的说“冷”。这个时候的顺治皇帝几乎崩溃,手足无措,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喊“我没办法了啊”。身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始终挽留不住心爱之人的生命。那种悲痛与绝望,让我忍不住跟着他一起流泪。

我们生在这个年代,不能亲眼见证顺治皇帝与董鄂妃这一段旷古之恋。但若有转世,也希望这一对不平凡的恋人能生生世世相爱下去。正如《少年天子顺治篇》这部电视剧的歌曲里所唱的:“西风烈,残阳斜,生与死永相别。来去之间,重重叠叠,云中梦中不见天阶。苍茫人生,古来阴晴圆缺。爱过恨过,临行依然不觉。笑声伴泪水,奔流年年月月,此生悲喜难决。但原风雨路上独行夜,你如花,我如叶,如泣如诉。我是飘零叶,此去永相别,来生相逢处,泪难歇。”

董鄂妃是名妓女,她比顺治大的多,怎么可能有关系,电视上的都是野史,专家曾经说过

历史上顺治和董鄂妃爱情是怎样的?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是英雄与美人共存。其中四大美人最为知名,她们都得到了帝王们无与伦比的宠爱。可是,她们都并非能得到真正爱情的女子。包括那祸国殃民的褒姒、赵飞燕等,尽管帝王门对她们宠爱有加,但帝王们如若是知道要以自身性命或者以皇位江山等为代价,这些帝王们还是万万不肯的。就像唐玄宗虽然极度宠爱杨贵妃,但安禄山之乱时,为了保住皇位,还是同意叛军将杨贵妃赐死。这些皇帝,最多迷恋的是她们的美色,倘若说这也算爱情,那么无疑是践踏了这个词了。帝王身边,往往都是佳丽三千,他们很难转情于某一位女子,所以君王的爱情尤其珍稀和可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顺治皇帝无疑是个异端。他的另类,他出生、死亡、爱情、功过,短暂的一生,却都带着传奇的色彩。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顺治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审时度势,更张成法祖制,且倚重汉官,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清代初期从他亲政开始逐渐鼎盛起来。他热爱写诗,并极具才情。他曾写过一首《赞僧诗》是这样的: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在这首诗里,可看的出这位天子多愁善感,他的浪漫与惆怅,使他不像政治家,倒更像一位诗人。他羡慕出尘脱俗的僧家生活,不留恋荣华富贵、江山皇权。这点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不多见。同时顺治皇帝还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痴情的皇帝。他固执,率性而为,一旦痴迷,则难以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学,深爱董鄂妃一样。因为痴迷佛学,他甚至要放弃皇位,皈依佛门。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最后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恋尘世。关于他和董鄂妃的爱情传说,几百年下来经久不衰。董鄂妃的身世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说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但这个版本很快就被历史学家们否决。还有一个版本则真实性比较高,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清代有选秀女的制度,但限制是13岁到16岁,而董鄂氏18岁才进宫。所以可以断定,董鄂氏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皇宫的。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也因为这个,便注定了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悲剧。顺治皇帝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自杀。博穆博果尔死的同年,顺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皇帝还一度要废第二任皇后,而册封董鄂妃为皇后,可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以及政治影响,他无奈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宠早已超过那个平庸的皇后。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史可查,从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妃典礼上就可以看出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代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顺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与天下人分享,给予董鄂妃他所能给予的极致。可惜董鄂妃一直体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后,更是一病不起,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使得当时他的母亲孝庄太后不得不让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杀。为了表达他的悲痛,顺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命朝中大臣,皇亲国戚都去哭陵。并亲手撰写了饱含深情,长达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回忆了董鄂妃的种种往事,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多情天子的欢喜与哀痛,也只能通过这些方式表达。顺治死后,陵墓旁葬着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董鄂妃一死,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原本就痴迷佛学的他,更是消极厌世。在董鄂妃去世的当月,他就为自己举行了剃度仪式,据说还取了个法号叫“行痴”,一心想遁入空门。这遭到当时他母亲孝庄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顺治皇帝无奈只好让自己的身边的太监替自己出家。最后,心爱之人的去世,又出家不成,顺治皇帝终于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能让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见,董鄂妃绝非一般女子。那么董鄂妃到底有多美呢,顺治皇帝形容董鄂妃,曾用“妩媚”这个词来形容。也正是这个形容词,让文人墨客们臆想,满洲女子很少有称得上“妩媚”的。董鄂妃的母亲应该汉族的江南人,否则怎么可能生出这般绝尘的女子。可惜,清代存有许多嫔妃的画像,却唯独没有董鄂妃的。更奇怪的是,顺治皇帝本人非常擅长绘画。他的山水画,以及手指螺纹墨画《渡水牛图》都堪称一绝。还尤其擅长人物速写,据说有一次,他看见一大臣,忽然命令其跪下,这位大臣吓出一身冷汗。顺治对他凝目熟视片刻后,取笔当即画了一幅画像,递给左右诸臣传阅,这位大臣转惊为喜,请顺治将画像赐给自己,顺治却笑而不答,随手将画像付之一炬。可见,顺治皇帝的画画甚为不凡。可是,也许是经久失传,或者是其它原因,偏偏没有董鄂妃的画像流传下来,因此,董鄂妃的容颜自然也成了个千古之谜。顺治皇帝一生,有很多无奈,他壮志难酬,治国理念得不到支持;他无力自主的婚姻,不能把自己最爱的人封为皇后,这些都给予了他无限的伤感。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顺治皇帝在没有遇到董鄂妃之前,也曾纵情于声色,董鄂妃进宫后,少年天子忽然转了性子,专情起来。正所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很想知道,在几百年前,顺治皇帝和董鄂妃那该是怎样惊世骇俗的相遇,谱写了这样刻骨悲壮的爱情故事。两个如此相爱的人,虽然不能活着白头偕老,死后能葬在一起,终也算美满了。虽然董鄂妃的容颜是个迷,但我想,也许她不一定是倾国倾城,顺治所爱的,并不是她的外貌。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蒙古知名的美人。却在最后因为性情刁蛮、奢侈无度而落得个被废的下场。顺治皇帝之所以这般宠爱董鄂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据顺治《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我想,这些就是董鄂妃能得到天子爱情的真正原因。顺治皇帝如此深情的回忆董鄂妃的往日种种,可见,董鄂妃的离世,确实给予这个少年天子致命的打击。一个女子若是太受皇帝宠爱,在历史上则容易留下骂名。董鄂妃却是个例外,在她陪伴顺治皇帝身边的时候,顺治皇帝从未怠慢国事。他励精图治,安邦定国。反而是在董鄂妃死后,他才万念俱灰。可见,董鄂妃不但是他的红颜知己,还是他精神的支柱,董鄂妃一离世,顺治皇帝所有意志、所有在尘世中的留恋都跟着消散了。我们生在这个年代,不能亲眼见证顺治皇帝与董鄂妃这一段旷古之恋。但若有转世,也希望这一对不平凡的恋人能生生世世相爱下去。

顺治和董鄂妃在一起几年?

董鄂氏18岁入宫。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年仅22岁,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因此,顺治和董鄂妃在一起4年。

关于顺治与董鄂妃小说

香消玉陨,多情天子空遗恨

福临的百般劝慰和关爱并没有减轻董鄂妃因失去爱子所产生的精神痛苦,本来就十分孱弱多病的身体,又雪上加霜。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玉殒香消,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据福临说,董鄂氏死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崩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爱子爱妃的接连死去,使福临的精神几乎崩溃。他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弃江山社稷如敝履,执意要出家为僧,并让和尚溪森为他剃了发。后来由于溪森的师父玉林琇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得福临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福临悲恸欲绝,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

董鄂氏死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福临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福临为什么以无"天""圣"二字为歉呢?因为清代谥法,皇后谥号的最后四字为"×天×圣","天"代表先帝,"圣"代表嗣帝,表示该皇后与先帝和嗣帝的关系。如孝庄文皇后在太宗时"赞助内政,既越有年",以后又辅佐顺、康二帝。所以她的谥号最后四字为"翊天启圣"。而董鄂氏谥号的最后四字为"温惠端敬"四字,明显比有"天""圣"二字的皇后低了一等,所以福临感到内疚。

顺治帝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幸亏皇太后"力解乃已"。

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

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福临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有108名僧人诵经。整天铙钹喧天,烧纸施食,香烟燎绕,纸灰飞扬,经声不断。在"三七"日(第二十一天),将董鄂妃的尸体连同梓宫一同火化,由溪森秉炬举火。火化后,将骨灰装入"宝宫"(骨灰罐)。

我想你要的是穿越文或者是什么畅销小说

顺治帝与董鄂妃滴纯爱

刻骨铭心

大清遗梦终结本

穿越时空之神偷

顺治和董鄂妃真的在一起了吗

最后同穴而葬了。董鄂妃死后仅半年,顺治帝就得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当时正直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传谕全国“毋抄豆、毋点灯、毋泼水”,并颁布大赦令,可是并无收效。在钦定皇三子即位、口述遗照后,顺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顺治皇帝死后,尸体被火化,于康熙二年与康熙帝生母、董鄂氏合葬入清东陵中的孝陵。

董鄂妃的身世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说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但这个版本很快就被历史学家们否决。还有一个版本则真实性比较高,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清代有选秀女的制度,但限制是13岁到16岁,而董鄂氏18岁才进宫。所以可以断定,董鄂氏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皇宫的。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也因为这个,便注定了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悲剧。顺治皇帝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自杀。博穆博果尔死的同年,顺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皇帝还一度要废第二任皇后,而册封董鄂妃为皇后,可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以及政治影响,他无奈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宠早已超过那个平庸的皇后。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史可查,从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妃典礼上就可以看出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代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顺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与天下人分享,给予董鄂妃他所能给予的极致。可惜董鄂妃一直体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后,更是一病不起,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使得当时他的母亲孝庄太后不得不让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杀。为了表达他的悲痛,顺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命朝中大臣,皇亲国戚都去哭陵。并亲手撰写了饱含深情,长达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回忆了董鄂妃的种种往事,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多情天子的欢喜与哀痛,也只能通过这些方式表达。顺治死后,陵墓旁葬着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董鄂妃一死,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原本就痴迷佛学的他,更是消极厌世。在董鄂妃去世的当月,他就为自己举行了剃度仪式,据说还取了个法号叫“行痴”,一心想遁入空门。这遭到当时他母亲孝庄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顺治皇帝无奈只好让自己的身边的太监替自己出家。最后,心爱之人的去世,又出家不成,顺治皇帝终于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能让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见,董鄂妃绝非一般女子。那么董鄂妃到底有多美呢,顺治皇帝形容董鄂妃,曾用“妩媚”这个词来形容。也正是这个形容词,让文人墨客们臆想,满洲女子很少有称得上“妩媚”的。董鄂妃的母亲应该汉族的江南人,否则怎么可能生出这般绝尘的女子。可惜,清代存有许多嫔妃的画像,却唯独没有董鄂妃的。更奇怪的是,顺治皇帝本人非常擅长绘画。他的山水画,以及手指螺纹墨画《渡水牛图》都堪称一绝。还尤其擅长人物速写,据说有一次,他看见一大臣,忽然命令其跪下,这位大臣吓出一身冷汗。顺治对他凝目熟视片刻后,取笔当即画了一幅画像,递给左右诸臣传阅,这位大臣转惊为喜,请顺治将画像赐给自己,顺治却笑而不答,随手将画像付之一炬。可见,顺治皇帝的画画甚为不凡。可是,也许是经久失传,或者是其它原因,偏偏没有董鄂妃的画像流传下来,因此,董鄂妃的容颜自然也成了个千古之谜。顺治皇帝一生,有很多无奈,他壮志难酬,治国理念得不到支持;他无力自主的婚姻,不能把自己最爱的人封为皇后,这些都给予了他无限的伤感。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顺治皇帝在没有遇到董鄂妃之前,也曾纵情于声色,董鄂妃进宫后,少年天子忽然转了性子,专情起来。正所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很想知道,在几百年前,顺治皇帝和董鄂妃那该是怎样惊世骇俗的相遇,谱写了这样刻骨悲壮的爱情故事。两个如此相爱的人,虽然不能活着白头偕老,死后能葬在一起,终也算美满了。虽然董鄂妃的容颜是个迷,但我想,也许她不一定是倾国倾城,顺治所爱的,并不是她的外貌。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蒙古知名的美人。却在最后因为性情刁蛮、奢侈无度而落得个被废的下场。顺治皇帝之所以这般宠爱董鄂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据顺治《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我想,这些就是董鄂妃能得到天子爱情的真正原因。顺治皇帝如此深情的回忆董鄂妃的往日种种,可见,董鄂妃的离世,确实给予这个少年天子致命的打击。一个女子若是太受皇帝宠爱,在历史上则容易留下骂名。董鄂妃却是个例外,在她陪伴顺治皇帝身边的时候,顺治皇帝从未怠慢国事。他励精图治,安邦定国。反而是在董鄂妃死后,他才万念俱灰。可见,董鄂妃不但是他的红颜知己,还是他精神的支柱,董鄂妃一离世,顺治皇帝所有意志、所有在尘世中的留恋都跟着消散了。

关于顺治帝与董鄂妃的小说

1,《穿越时空之绝色神偷》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啊,我泪水涟涟~

它讲了现代小偷季嫣然回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取代了鄂硕女儿宛如的身份(也就是董鄂妃),以及与顺治发生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文风轻快活泼,故事中不但有顺治,还有博果儿、高丽王子(韩国)、乞丐帮帮主……

2,《董鄂妃与顺治帝滴纯爱》(完结)作者:不详

清朝的东东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总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陌明的力量牵引着我。不过,在我每天晚上睡在香香的床床上的时候,我都会做同一个梦,梦到一个帅帅的,皮肤光洁,穿着一身清朝的衣衣,嘴角往上扬,朝我投来坏坏的微笑,放荡不羁却有不失王者威严的一个男生。特别是他那双总可以看透人心灵每一处想法、清澈光亮、像一潭不大却很深、让人一看就欲罢不能的、能让我这个对帅哥十分一免疫力的女生定定地盯着,忘乎所以,只会美妙的天旋地转……

注:顺治的。

顺治与董鄂妃

3,刻骨铭心--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小说

==================

望采纳

《心经》:秋了/著

《安静的开始,安静的结束》:蕾云/著

《穿越时空之绝色神偷》第一部:晓丹叮咚1/著

《也无风雨也无清》:莳薇/著

《梦续三百年》:孤单的兔子/著

《怜花落董鄂妃传奇》:良尔之/著

《我是董鄂妃??》:落日余晖/著

《宫萦芬芳》:雾霭凝香/著

《顺治的董鄂妃》:幽梦梦/著

《梦绕董鄂妃》:紫苏薄荷汤/著

《桐树花深》:雯舟舟/

还有一个,叫《宛妃传》,虽然不是主讲董鄂妃,但也很感人。

漫画的话,推荐你看《妃夕妍雪》,主人公是董鄂妃董鄂凉夕,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贞妃董鄂玉妍,佟妃佟佳念雪。

看这个吧,很好看,可以让你一时欢笑一时泪,《穿越时空之绝色神偷》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啊,我泪水涟涟~

它讲了现代小偷季嫣然回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取代了鄂硕女儿宛如的身份(也就是董鄂妃),以及与顺治发生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文风轻快活泼,故事中不但有顺治,还有博果儿、高丽王子(韩国)、乞丐帮帮主……

梦续三百年(孤单的兔子著)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