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顿堡森林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

人际情感绵江seo培训2022-09-22 9:30:51133A+A-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过程

在公元9年春天,瓦卢斯率领他麾下五个军团中最精锐的三个:第17、18、19军团,从他设在利珀河口的卡斯特拉·费特拉大营出发,越过莱茵河向东进军。这是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的例常行动,目的是向刚刚被征服的日耳曼人显示帝国的军威。作为辅助部队,阿米尼乌斯也带领切卢斯克族战士们随行。他们在5月份抵达维斯河畔的夏季营地,沿途没有遭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瓦卢斯不再继续东进,观兵易北河,而留在这里避暑。8月气温转凉后,他率领大军拔营起寨,打算返回利珀河口过冬。此时,阿米尼乌斯已经成为他手下的红人了,常常在中军大帐中出出进进,利用自己精通拉丁语的优势,向军官们汇报和解释当地情况。9月初,瓦卢斯军顺利地抵达了条顿堡丘陵地带。

条顿堡丘陵位于今德国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交界处,介于奥斯纳布吕克和比勒菲尔德这两座后来兴建的大学城之间,是哈尔茨山西北方向的一条支脉。由此再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北德平原了。它的地势并不险峻,其最高点的海拔仅有468米,上面至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现在被规划为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当瓦卢斯正要走直线穿越这片丘陵,沿来时的道路向西南方挺进时,突然从右翼奔来一名阿米尼乌斯手下的传令兵,报告说本部受到敌军的猛烈袭击,情况万分危急,请总督阁下赶紧派兵增援!瓦卢斯闻报大喜,此次出兵一直未遇敌手,什么战利品都没有捞到,使得天性逞强好胜的他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敌人居然送上门来,他自然十分兴奋。“哼,这些胆小的蛮族就会骚扰人家的辅助部队,等我罗马大军一到,他们连眼睛都不敢睁开!”说着,他就催动自己的全军将士追了上去。

罗马军的布阵如下:最前面是三个重骑兵大队,每队大约300人;然后是6个轻步兵大队,每队大约500人;然后是数十名军号手和数百名弓箭手;再往后,就是三个列成方阵的重步兵军团,每个军团6000人;这三个军团的中央,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便是威风凛凛的瓦卢斯总督本人,他的司令部参谋人员及卫队簇拥在他周围,共约2000人;在兵团两翼掩护的是一些日耳曼、色雷斯和非洲的轻骑兵,共约3000人;殿后的则是随军家属、后勤人员、医生、厨师、奴隶等。全军总人数超过三万,战斗人员数目约有25000人,相当于那时罗马帝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沿着条顿堡丘陵北麓林间大道前进没多久,他们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阵形了,因为左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灰岩山包,而右方则出现了一片广阔的沼泽,它们之间相距只有几百米。两旁的灌木丛越来越密,丘陵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泥泞,因为天开始下雷雨了,而且雷越来越响,雨也越来越大。响亮的雷声、雨声、风声汇聚在一起,怎么听怎么像是两军人马在激烈地厮杀。一般说来,雷雨总不会持续时间太久,但这次却不然。几个钟头过去了,敌人没有能够找到,阿米尼乌斯的部队也不知道去哪里了,而罗马将士们却全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受气候影响,他们垂头丧气、胆战心惊地走着,但决不会想到,全日耳曼尼亚行省的反罗马武装力量,此时此刻正像猎人一样,埋伏在他们身旁的那些灌木丛和丘陵后面,等着他们这些猎物走进陷阱的最深处。

在敌国留学多年的阿米尼乌斯,早已琢磨透了双方军队的优缺点。罗马军队身着坚固的铠甲,手拿沉重的盾牌,列成紧密的方阵,所以需要较为宽阔的战场,纪律严明,行动迟缓,守强攻弱。日耳曼军队没有铠甲,盾牌又小又轻,在战斗中不习惯排什么阵形,所以也不需要宽阔的战场,喜欢各自为战,行动迅速,攻强守弱。因此,对于日耳曼军队来说,围攻罗马军堡垒是最为愚蠢的战术,其次是和对方在广阔的草地上野战,而最佳方案就是在地形狭窄的密林中伏击他们。巨大的罗马盾牌在此很容易被灌木卡住,长矛和弓箭在近距离格斗中派不上用场,沉重的铠甲更使他们成了日耳曼标枪的活靶子。而公元9年9月9日,条顿堡森林上空的暴风骤雨,更是帮了日耳曼军队的大忙。不幸的罗马士兵们直到他们杀到眼皮底下,才发现敌人的存在,此时再拿起武器并列阵,已经太晚了。从雨雾中冲出的无数日耳曼人像蚂蚁攻击长蛇那样,先是把首尾相距达5000米的罗马大军迅速分割成上百段,然后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吃掉。于是双方在阴暗的沼泽森林展开决战。在这里,军事上的谋略、纪律、军阵、全无用处,重铠甲、大盾牌、长矛反成累赘,双方士兵们更多的是空手白刃地单挑,全凭与生俱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力量,这方面罗马人显然不及日耳曼人,那些百战余生的罗马老兵们纷纷倒下,有许多走投无路的罗马将士逃入沼泽,被无情的泥潭全部吞没。在双方持续血战了两天一夜之后,55岁的瓦卢斯总督看到大势已去,于10日傍晚和部分高级军官一起用宝剑自杀身亡。但他们属下的抵抗还没有完全停止,剩余的罗马士兵依然相当顽强的战斗,一帮老兵在一个小山丘上组成一个环行防线,打退了日尔曼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一直坚持到天黑。这些人挖的防御工事和堑壕,到今天还依稀可见.直到11日中午,战斗才终于以罗马将士全军覆没的结局告终,仅有寥寥数人得以侥幸从包围圈中逃脱。自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以来,罗马军团没有被全歼过的光荣记录,连同他们自公元前53年的卡拉伊会战(克拉苏之死)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至此一并宣告结束。瓦卢斯的首级在各个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后,被马考曼族国王马波德送回罗马安葬。而他下属的尸体则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两万多个头颅被悬挂在条顿堡森林大道两侧的树梢上,直到离战场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发现他们被剥得精光的尸体。这里是欧洲被研究得最彻底的古代战场,直到1988年,一个英国考察队还在此处挖掘出过大量的武器、数百枚银币、以及一些罗马军人、战马、骡子的骨架。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介绍

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条顿森林战役是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而参加战役的罗马军人是罗马军中最强捍的百战精英,他们的战争技艺那是相当高的,但是却败在野蛮人的手下,此战役使强大的古罗马停止了大规模的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

条顿森林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

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

但此后莱茵河边境依然不和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驻扎在高卢的士兵迁移到莱茵河。但莱茵河边境依然不稳定。

奥古斯都因此改变了他的策略。从前12年到前9年他的养子尼禄·克劳蒂乌斯·杜路苏斯多次对日耳曼人进攻。他征服了多个日耳曼民族。但这些民族不是真的投降罗马帝国。前8年杜路苏斯在撤退时从马上摔落负伤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从前8年开始恢复杜路苏斯的进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为止一直反抗罗马的切鲁西人。为了继续向易北河进发,罗马人在莱茵河东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国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来自于拉丁文。

6年罗马人企图从美茵茨出发进攻位于今天波希米亚的一个王国。但这个行动半途而废因为在今天的匈牙利爆发了动乱。虽然如此罗马人依然将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区看作他们的一个省。

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灭后,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受命在被占地区引入罗马的法律和收税。他在那里同时是省长和莱茵河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瓦卢斯在此前在叙利亚就已经获得了一个残暴贪婪的名声。他的统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严惩反对罗马的人,而他引入的税在日耳曼人眼里非常不公平。对日耳曼人来说,只有奴隶才交税。

条顿堡遇袭的罗马勇士

在这种情况下切鲁西贵族阿尔米纽斯得以团结多个日耳曼人部落。阿尔米纽斯本人拥有罗马公民权甚至是罗马骑士。他利用瓦卢斯对他的信任而将瓦卢斯引入一个圈套。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罗马丧失了三个军团(约25000士兵)这三个军团此后出于迷信(罗马人认为不祥)从未组建,在罗马的数十个军团史上被彻底终结。这样罗马向东发展的计划就在9年结束了。到民族大迁徙为止日耳曼人受罗马的影响甚小。

后来罗马人作为报复由未来的第二任英白拉多,元首,奥古斯都提比略进行了入侵,但是随后又撤回了军队。曾经征服日耳曼尼亚的德鲁苏斯的儿子“日耳曼尼库斯”(意为日耳曼的征服者或者日耳曼的)进行了一次被史学界难以定性的入侵。罗马军团来到了条顿堡旧地,收缴了一些军旗。并由于沼泽作战不力,开始从海路绕至古代德国腹地进行侵略,给日耳曼蛮族带来恐惧。但是乘船时的风暴所造成的伤亡给提比略带来口实(提比略猜疑他的皇子),要求强令撤回罗马军队,停止对“罗马唯一的敌人”进行占领企图。从此罗马与日耳曼彼此相安无事了一百多年。

条顿堡大战

条顿森林战役是西方历史学家最爱讨论的战役之一,因为它是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而参加战役的罗马军人是罗马军中最强捍的百战精英,他们久经沙场是著名古罗马统帅提比略(第二代古罗马皇帝)苦心培训的勇士,他们的战争技艺那是相当高的,但是却败在"野蛮人"的手下,它为我们提供了以弱胜强的一个决佳战例,因为此战役强大的古罗马停止了大规模的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

条顿堡森林战役

条顿堡大战

2地点

条顿森林位于现在德国西北部的利伯郡,这个地名保留到今天。条顿森林是一块高地,其中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条顿森林的地貌到今天都没有多少改变,地图上显示的一些地名,比如“胜利场"(dasWinnefeld),“白骨巷"(dieKnochenbahn),和“杀戮谷"(derMordkessel),还能让我们依稀看到当年血战的影子。

3参战将领

日耳曼

直接指挥这场经典战役的"蓝方统帅"是日耳曼英雄阿尔米纽斯(阿米尼乌斯)也被叫做“阿明”或“赫尔曼”,他是切卢斯克人,在指挥这场历史性的战役时,年仅25岁。贵族出身的父母在罗马担任人质期间生下了他,其童年和青年期也是在罗马度过的。在敌国的首都,这个年轻的日耳曼人认真地钻研了罗马军队的战术。后来他回到故乡,按照罗马帝国对待蛮族的惯例,被委任统率切卢斯克族的友军,辅助罗马军队维护日耳曼尼亚行省的治安。公元7年,他随同提比略到今波斯尼亚地区平乱,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实战,由于表现英勇,被授予罗马公民权。提比略甚至还许诺将来封他为骑士,这已经是一个蛮族出身的军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了。然而,地位和财富都不能动摇阿米尼乌斯对本民族自由事业的热爱,但他却很小心地不让别人发现这一点。

罗马帝国

当公元7年提比略离开日耳曼尼亚之后,屋大维皇帝委任自己的亲信、他以前死对头安东尼的孙子、时年53岁的普布里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为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此人曾经在北非和西亚指挥过多次战役,军事经验十分丰富。此时,日耳曼尼亚的局势看起来已经基本平静了,所以瓦卢斯放松了警惕,没有像几位前任那样恩威并施,而是仗着自己显贵的身份和辉煌的功绩,在当地作威作福,四处摊派苛捐杂税,强抢民女。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瓦卢斯的部下纷纷效仿他们的统帅,军纪迅速败坏,整个日耳曼尼亚行省民怨鼎沸。但在罗马强大的兵威之下,这些日耳曼人暂时还敢怒不敢言。在公元8年秋天回到日耳曼尼亚的阿米尼乌斯看到这种情况,感到机不可失,就开始积极联络其它西日耳曼部落,准备发动罗马人所谓的“叛乱”。

4过程

在公元9年春天,瓦卢斯率领他麾下五个军团中最精锐的三个:第17、18、19军团,从他设在利珀河口的卡斯特拉·费特拉大营出发,越过莱茵河向东进军。这是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的例常行动,目的是向刚刚被征服的日耳曼人显示帝国的军威。作为辅助部队,阿米尼乌斯也带领切卢斯克族战士们随行。他们在5月份抵达维斯河畔的夏季营地,沿途没有遭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瓦卢斯不再继续东进,观兵易北河,而留在这里避暑。8月气温转凉后,他率领大军拔营起寨,打算返回利珀河口过冬。此时,阿米尼乌斯已经成为他手下的红人了,常常在中军大帐中出出进进,利用自己精通拉丁语的优势,向军官们汇报和解释当地情况。9月初,瓦卢斯军顺利地抵达了条顿堡丘陵地带。

条顿堡丘陵位于今德国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交界处,介于奥斯纳布吕克和比勒菲尔德这两座后来兴建的大学城之间,是哈尔茨山西北方向的一条支脉。由此再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北德平原了。它的地势并不险峻,其最高点的海拔仅有468米,上面至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现在被规划为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当瓦卢斯正要走直线穿越这片丘陵,沿来时的道路向西南方挺进时,突然从右翼奔来一名阿米尼乌斯手下的传令兵,报告说本部受到敌军的猛烈袭击,情况万分危急,请总督阁下赶紧派兵增援!瓦卢斯闻报大喜,此次出兵一直未遇敌手,什么战利品都没有捞到,使得天性逞强好胜的他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敌人居然送上门来,他自然十分兴奋。“哼,这些胆小的蛮族就会骚扰人家的辅助部队,等我罗马大军一到,他们连眼睛都不敢睁开!”说着,他就催动自己的全军将士追了上去。

罗马军的布阵如下:最前面是三个重骑兵大队,每队大约300人;然后是6个轻步兵大队,每队大约500人;然后是数十名军号手和数百名弓箭手;再往后,就是三个列成方阵的重步兵军团,每个军团6000人;这三个军团的中央,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便是威风凛凛的瓦卢斯总督本人,他的司令部参谋人员及卫队簇拥在他周围,共约2000人;在兵团两翼掩护的是一些日耳曼、色雷斯和非洲的轻骑兵,共约3000人;殿后的则是随军家属、后勤人员、医生、厨师、奴隶等。全军总人数超过三万,战斗人员数目约有25000人,相当于那时罗马帝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沿着条顿堡丘陵北麓林间大道前进没多久,他们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阵形了,因为左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灰岩山包,而右方则出现了一片广阔的沼泽,它们之间相距只有几百米。两旁的灌木丛越来越密,丘陵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泥泞,因为天开始下雷雨了,而且雷越来越响,雨也越来越大。响亮的雷声、雨声、风声汇聚在一起,怎么听怎么像是两军人马在激烈地厮杀。一般说来,雷雨总不会持续时间太久,但这次却不然。几个钟头过去了,敌人没有能够找到,阿米尼乌斯的部队也不知道去哪里了,而罗马将士们却全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受气候影响,他们垂头丧气、胆战心惊地走着,但决不会想到,全日耳曼尼亚行省的反罗马武装力量,此时此刻正像猎人一样,埋伏在他们身旁的那些灌木丛和丘陵后面,等着他们这些猎物走进陷阱的最深处。

在敌国留学多年的阿米尼乌斯,早已琢磨透了双方军队的优缺点。罗马军队身着坚固的铠甲,手拿沉重的盾牌,列成紧密的方阵,所以需要较为宽阔的战场,纪律严明,行动迟缓,守强攻弱。日耳曼军队没有铠甲,盾牌又小又轻,在战斗中不习惯排什么阵形,所以也不需要宽阔的战场,喜欢各自为战,行动迅速,攻强守弱。因此,对于日耳曼军队来说,围攻罗马军堡垒是最为愚蠢的战术,其次是和对方在广阔的草地上野战,而最佳方案就是在地形狭窄的密林中伏击他们。巨大的罗马盾牌在此很容易被灌木卡住,长矛和弓箭在近距离格斗中派不上用场,沉重的铠甲更使他们成了日耳曼标枪的活靶子。而公元9年9月9日,条顿堡森林上空的暴风骤雨,更是帮了日耳曼军队的大忙。不幸的罗马士兵们直到他们杀到眼皮底下,才发现敌人的存在,此时再拿起武器并列阵,已经太晚了。从雨雾中冲出的无数日耳曼人像蚂蚁攻击长蛇那样,先是把首尾相距达5000米的罗马大军迅速分割成上百段,然后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吃掉。于是双方在阴暗的沼泽森林展开决战。在这里,军事上的谋略、纪律、军阵、全无用处,重铠甲、大盾牌、长矛反成累赘,双方士兵们更多的是空手白刃地单挑,全凭与生俱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力量,这方面罗马人显然不及日耳曼人,那些百战余生的罗马老兵们纷纷倒下,有许多走投无路的罗马将士逃入沼泽,被无情的泥潭全部吞没。在双方持续血战了两天一夜之后,55岁的瓦卢斯总督看到大势已去,于10日傍晚和部分高级军官一起用宝剑自杀身亡。但他们属下的抵抗还没有完全停止,剩余的罗马士兵依然相当顽强的战斗,一帮老兵在一个小山丘上组成一个环行防线,打退了日尔曼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一直坚持到天黑。这些人挖的防御工事和堑壕,到今天还依稀可见.直到11日中午,战斗才终于以罗马将士全军覆没的结局告终,仅有寥寥数人得以侥幸从包围圈中逃脱。自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以来,罗马军团没有被全歼过的光荣记录,连同他们自公元前53年的卡拉伊会战(克拉苏之死)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至此一并宣告结束。瓦卢斯的首级在各个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后,被马考曼族国王马波德送回罗马安葬。而他下属的尸体则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两万多个头颅被悬挂在条顿堡森林大道两侧的树梢上,直到离战场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发现他们被剥得精光的尸体。这里是欧洲被研究得最彻底的古代战场,直到1988年,一个英国考察队还在此处挖掘出过大量的武器、数百枚银币、以及一些罗马军人、战马、骡子的骨架。

5影响

此战役后续及深远影响:时至今日,阿米尼乌斯依然被誉为日耳曼民族的解放者。马丁·路德曾经满怀敬意地说:“我从心底爱这位赫尔曼。”在条顿堡森林深处,矗立着他高达53米、手举利剑的青铜雕像。它自公元1838年开始建造,直到1875年才竣工,前后共耗时37年。我们不应忘记,就在这期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色当会战中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并在巴黎加冕为德意志皇帝,由此开始了日耳曼地区新的辉煌。在纳粹党执政期间,阿米尼乌斯更是被奉为最伟大的德意志民族英雄之一。的确,如果没有他指挥的条顿堡森林战役,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必将被完全改写:罗马帝国也许会统一整个欧洲,民族大迁徙即使仍然会发生,其过程和结局也肯定将和后来的截然不同了。无怪乎有些历史学家诙谐地说:“老天爷在公元9年9月9日的这一场大雨,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条顿堡森林战役是屋大维皇帝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在得知这不幸的消息后,他一连几个月不理发,不刮胡须,不洗脸,整天一副如丧考妣的尊容。像个丢失了心爱玩具的孩子那样,他反反复复地对着空中喃喃自语:“瓦卢斯,瓦卢斯,你把我的军团还给我!”这句话成为未来欧洲君主战败后的口头禅。幸好,奥古斯都的失态只是暂时的,皇储提比略很快带了6个军团去增援莱茵战区。连同当年被瓦卢斯留在那里的两个军团,罗马帝国总兵力的四分之一都聚集在此。提比略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常胜将军,他的战术细致而谨慎,不急于求成,先巩固住莱茵河两岸,然后再逐步向前推进,积小胜为大胜。公元12年,他被召回罗马,得到了凯旋式和胜利勋章的荣誉。然而,日耳曼尼亚行省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在事实上独立。当地的新任总督是提比略的侄子、日耳曼人的第一位征服者德鲁苏斯之子日耳曼尼库斯,这个与对手阿米尼乌斯同龄的年轻将领要比他的叔父大胆得多,他于公元14年从今荷兰鹿特丹附近出发,经海上入维斯河,逆流而上,深入敌境,在次年夏天以万分沉痛的心情凭吊了条顿堡森林战场,并掩埋了部分早已化为白骨的尸体。此后,他更加猛烈地向敌人进攻,终于在公元17年5月26日于安格里瓦尔瓦战役中为瓦卢斯报了仇:阿米尼乌斯只身逃走,他怀孕的妻子图斯内尔达被俘虏,瓦卢斯所部三面罗马军团鹰旗中的两面也被缴获。不过,屋大维已经听不到这胜利的消息了,这位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于公元14年8月19日在诺拉城与世长辞,提比略如愿以偿地成为奥古斯都的接班人。在不知不觉中,他也开了个恶劣的先例:从此之后,莱茵河前线的将领频繁地被士兵们拥立为皇帝,原因很简单: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入侵,那里云集着全帝国最精锐的军团。

作为一位日耳曼专家,提比略深知在那里作战是多么得不偿失:当地湿冷的气候不适合罗马人定居,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发的自然资源,征服它却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在安格里瓦尔瓦战役后,日耳曼尼库斯被立即调往西亚,并在两年后神秘地死在那里。很多人说,提比略一直在嫉妒自己这位侄子兼养子的军事才华,并应该为他的死负责。不管怎样,提比略即位后在日耳曼尼亚执行的新战略相当成功。他敏锐地看到,罗马帝国真正的危险不在于西日耳曼部落的独立,而在于它们的统一。而且果然在几百年后,罗马因日耳曼的分支哥特人而衰弱分裂,以后的西罗马更是哥特人所灭.

罗马人用的长矛在森林中难以投掷,盾牌太大,老是被卡。

盔甲太重,不适合在丛林里灵活作战。

而日耳曼人比较轻便的……

因为历史上指挥这场战役的是西庇阿家族的成员,并非元老院。

条顿堡森林战役怎么过

确实有。条顿堡森林战役),又译条陀堡森林战役、条陶堡森林战役。奥古斯都统治时期日耳曼人反对罗马占领军的一次战役。

奥古斯都(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大举入侵日耳曼尼亚,一直征服到易北河附近。公元5年罗马在莱茵河以东设置日耳曼行省,总督瓦鲁斯试图引进罗马的租税与法律制度,引起日耳曼人强烈不满,遂于公元9年爆发起义。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率领罗马三个军团镇压,分别是第十七、十八、十九军团,日耳曼人在凯路斯奇族的阿米尼乌斯领导下,阿尔米尼乌斯成功将瓦鲁斯及三个罗马军团引诱至莱茵河以东的条顿堡森林地带,罗马遭受伏埋全军覆没,统帅瓦鲁斯自杀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地点

条顿森林位于现在德国西北部的利伯郡,这个地名保留到今天。条顿森林是一块高地,其中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条顿森林的地貌到今天都没有多少改变,地图上显示的一些地名,比如“胜利场(dasWinnefeld),“白骨巷(dieKnochenbahn),和“杀戮谷(derMordkessel),还能让我们依稀看到当年血战的影子。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条顿堡森林战役吗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如果想了解一个完整的事实真相,可以浏览我在百度贴吧的【同人小说】战争的罗马-日耳曼尼亚(更新中

http://tieba.baidu.com/p/3714444128pid=67307139535&cid=0#67307139535

年轻的罗马共和国一个开创性的创新是和其他国家建立通道。首先是与英格兰老拉齐奥部落外的其他城邦建立无限期军事同盟......

卡西安(“卡修斯条约”的)契约

是一个互不侵犯和防卫协定,这似乎也为在该领域的联合行动,通过提供罗马人和拉丁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分享战利品来看,很可能是该条约所要求的拉丁派遣部队的大致相同数量的联合作战的罗马。盟军的战略是通过年度会议由秩序高层人士决定,任何联合部队的命令可能会在罗马和盟友之间已经交替。所以它要求所有签约国必须严格按照最新指令,协助号码军团消灭任何威胁联盟的武装力量。

军团由3000重装步兵,在散兵和骑兵也平分(1200和300的每个骑兵散兵),共计4500人。然而李维指出,马库斯·福利乌斯·卡米卢斯的一个军团在(公元前4世纪初)只有3000名步兵和300名骑兵。

从这个时候起罗马人称为它部署了一系列的小型战术单位(maniples)

摆着三线在棋盘图案(梅花)的中队。该小队基本上是旧世纪,重新配置使那些部署在最前线两行三倍较大分别为20人(120人)和那些在后方线减少到每个60人。梅花形战术比黑压压的一方阵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操纵性能。

一般认为罗马人是从他们的对手萨莫奈人那里复制梅花战术。罗穆卢斯,据说还建立了一个300人的骑兵团,叫快速(雨燕中队)。

作为他个人的保驾护航,每三个部落提供100骑兵。该骑兵团假想的规模由国王塔克普利斯库斯(常规日期616-578BC)增加一倍达到600人。

学术界一般认为骑兵的帝王时代增至600是可能的,因为在早期的共和国骑兵依然派出600(2个军团每个300匹)精锐。然而,据李维称,王塞尔维乌斯图利阿建立了进一步的12世纪骑兵,另外三倍的骑兵。

但是这可能是不合时宜的......

因为它这样就造成了不协调的1800骑兵大队,因为重型步兵仅为6000人。相反额外的可能是在12世纪后一阶段创建的。

约400BC,这些新的单位主要任务是政治而不是军事,最有可能的设计承认平民到令骑士。

其他重大变化的这个时候发生了,萨莫奈人斗争的要求,导致了正常的罗马军队增加了一倍发展至两到四个职业军团。另外解散联盟(卡西安的约)被替换为其他拉美城市,可能在此期间发生由一个新的军事同盟拥抱所有的国家,拉丁美洲和非拉丁文,那罗马人征服届时(叫同伴,或“盟友”)不像条约。

这是(罗马和所有其他拉美国家一起或双边之间)的多边条约,新的安排是根据罗马和每一个大型的盟友之间的双边条约。新系统很可能是更新罗马统治比赛联盟。战略是由罗马元老院独自决定,联合部队征收和联合部队指挥权始终在罗马手中。

这些措施翻了两番正常领事军队的规模,从C。5000到c。20000人。

严格来讲,当年参与条顿堡深林战役的罗马军队,并不算得上是帝国的职业军团。因为当时罗马帝国只有27个辅助军团(驻扎在下面地图的位置)和一个职业军团,合共28个军团。真相可以参考日本动漫《进击的巨人》中的情节。(政府因为饥荒引发的粮食问题,组织了一次由平民充当主力部队的夺回作战计划......

在安东尼皮乌斯死亡后,罗马帝国的和平长时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几个边界的同时攻击。喀里多尼亚皮克特敦促安东尼墙,是伊伯利亚受到的摩尔人海盗反复入侵,而在德国,上多瑙河和莱茵河之间,回归到图拉真或奥古斯都时代的伟大战争似乎不可避免如此,而在中欧和东欧的野蛮世界被暴力内乱和人口流离失所扰乱平衡与世界动摇附近的罗马。

内部和日耳曼世界的边缘发生的人口导致的政治变化,特别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的交织:整个民族(commelesMarcomans,lesQuades,lesNarisques,lesVandales,lesCotini,lesIazyges,lesBuresetc.)聚集在自然界主要军事联盟,把主要的压力在附近的多瑙河石灰。它可能增加了一个推东方德国人(主要是哥特人)帮助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这个充满活力,和周边的人群,没有地方搬迁,决定强攻莱茵-多瑙河的省份。

一些资料记载,当时负责前锋的这三个(连番号都没有的)罗马军团连同辅助,主要由骑兵和弓箭手组成外加平民编制是超过10万人的联合部队。但这些储备力量几乎是没有作战能力的,他们的作用仅仅是让后面的16个罗马职业军团进入日耳曼尼亚,提供一个军事借口。

房源军团

这里是民国时期的军团:

LEGIOXEquestris/LEGIOX(凯撒)/LEGIOXVeneria

LEGIOXIIVictrix/ANTIQUA/Fulminata/CertaCONSTANS/Galliena

以下是高帝国时期的军团:

第一辅助军团

LEGIO我。德国(-48/70)

LEGIO我illyrica

第一意大利军团

第一米涅尔瓦军团

第一帕提亚军团

第二辅助军团

第二奥古斯塔军团

第二高卢军团

LEGIOII青苗

条顿堡森林战役

LEGIOIIPrimigenia

第二帕提亚军团

LEGIOIITraiana公司

第三奥古斯塔军团

第三昔兰尼加军团

第三意大利军团/康科迪亚

第三高卢军团

第三帕提亚军团

幸运者弗拉维乌斯第四军团

第四马其顿军团

第四西徐亚军团

LEGIOIVMartia

第五云雀军团

第五马其顿军团

第六装甲军团

第六凯旋军团

第七克劳狄军团

第七合组军团

第八奥古斯塔军团

LEGIO八克劳迪娅

LEGIOIXHispana/Macedonica/Triumphatrix

第十海峡军团

第十合组军团

第十一克劳狄军团/克劳迪娅皮娅菲德利斯

第十二雷电军团/Victrix/ANTIQUA/CertaCONSTANS/Galliena

第十三合组军团

第十四合组军团MartiaVictrix

第十五阿波罗军团

第十五初创军团

第十六高卢军团

第十六忠实弗拉维乌斯军团

第十七军团-内翻灾难在德国期间,军团被摧毁

第十八军团-ID。

第十九军团-ID。

LEGIOXX瓦莱里娅/瓦莱里娅Victrix

第二十一饕餮军团

第二十二德尤塔卢斯军团

第二十二初创军团

第三十乌尔皮乌斯军团/皮亚菲德利斯

请留意,那三个所谓的罗马军团连属于自己的番号都没有。

整个日耳曼尼亚战役,罗马帝国动用了超过16个主力军团和数百支辅助部队。还有一些位于整个北方战线(酸橙莱茵河和多瑙河石灰)负责支持入侵军队的军团要塞和堡垒助剂。这是唯一能够依靠的一些武装超过一半的整个罗马的防守体系的军队。

N.军团要塞单位军团

1

第三十乌尔皮乌斯军团

2

第一米涅尔瓦军团

3

第二十二初创军团

4

第八奥古斯塔军团

第三意大利军团

6

LEGIOII

7

第十合组军团

8

第十四合组军团

9

第一辅助军团

10

第二辅助军团

11

幸运者弗拉维乌斯第四军团

12

第七克劳狄军团

13

第十三合组军团

14

第五马其顿军团

15

LEGIOI

16

第十一克劳狄军团

最后解释一下这些所谓的储备力量,在过去由于罗马模式的战争变得非常文明,对战和现在的体育比赛差不多....

所以当时相当于今天服义务兵役民众,是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列队作为预备役士兵的。由于当时负责征兵的机构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很多根本买不起装备的民众,把所有组别的后备队列全都报名了。当时一个农民普片报名了三到五个小队,所以号称10万人的部队实际人数仅仅有一万多人左右。战争到了要出动后备役部队的时候,往往双方的人员名单是重叠的,场面非常尴尬。

如果要按照原来的规模举行一场战争是不可能的了,后来只好双方派出一小组特别勇敢和装备比较齐全的进行(加上神话元素的决斗),也就是后来的斗兽场竞技。

但问题是日耳曼尼亚那些蛮族,根本就不接受罗马这一套对战模式....最后的结果是,条顿堡森林战役沦为单方面的大屠杀。而当时罗马的决策层,是否早就准备让这些人充当炮灰这一点不敢确定。因为当年相关的资料(包括罗马和德国方面的)后来都视为机密文件封存起来了,就连战役的地点现在都是猜测而已。

——还有一些资料太敏感了不是太敢公开,希望帮到你吧!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影响

此战役后续及深远影响:时至今日,阿米尼乌斯依然被誉为日耳曼民族的解放者。马丁·路德曾经满怀敬意地说:“我从心底爱这位赫尔曼。”在条顿堡森林深处,矗立着他高达53米、手举利剑的青铜雕像。它自公元1838年开始建造,直到1875年才竣工,前后共耗时37年。我们不应忘记,就在这期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色当会战中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并在巴黎加冕为德意志皇帝,由此开始了日耳曼地区新的辉煌。在纳粹党执政期间,阿米尼乌斯更是被奉为最伟大的德意志民族英雄之一。的确,如果没有他指挥的条顿堡森林战役,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必将被完全改写:罗马帝国也许会统一整个欧洲,民族大迁徙即使仍然会发生,其过程和结局也肯定将和后来的截然不同了。无怪乎有些历史学家诙谐地说:“老天爷在公元9年9月9日的这一场大雨,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条顿堡森林战役是屋大维皇帝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在得知这不幸的消息后,他一连几个月不理发,不刮胡须,不洗脸,整天一副如丧考妣的尊容。像个丢失了心爱玩具的孩子那样,他反反复复地对着空中喃喃自语:“瓦卢斯,瓦卢斯,你把我的军团还给我!”这句话成为未来欧洲君主战败后的口头禅。幸好,奥古斯都的失态只是暂时的,皇储提比略很快带了6个军团去增援莱茵战区。连同当年被瓦卢斯留在那里的两个军团,罗马帝国总兵力的四分之一都聚集在此。提比略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常胜将军,他的战术细致而谨慎,不急于求成,先巩固住莱茵河两岸,然后再逐步向前推进,积小胜为大胜。公元12年,他被召回罗马,得到了凯旋式和胜利勋章的荣誉。然而,日耳曼尼亚行省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在事实上独立。当地的新任总督是提比略的侄子、日耳曼人的第一位征服者德鲁苏斯之子日耳曼尼库斯,这个与对手阿米尼乌斯同龄的年轻将领要比他的叔父大胆得多,他于公元14年从今荷兰鹿特丹附近出发,经海上入维斯河,逆流而上,深入敌境,在次年夏天以万分沉痛的心情凭吊了条顿堡森林战场,并掩埋了部分早已化为白骨的尸体。此后,他更加猛烈地向敌人进攻,终于在公元17年5月26日于安格里瓦尔瓦战役中为瓦卢斯报了仇:阿米尼乌斯只身逃走,他怀孕的妻子图斯内尔达被俘虏,瓦卢斯所部三面罗马军团鹰旗中的两面也被缴获。不过,屋大维已经听不到这胜利的消息了,这位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于公元14年8月19日在诺拉城与世长辞,提比略如愿以偿地成为奥古斯都的接班人。在不知不觉中,他也开了个恶劣的先例:从此之后,莱茵河前线的将领频繁地被士兵们拥立为皇帝,原因很简单: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入侵,那里云集着全帝国最精锐的军团。

作为一位日耳曼专家,提比略深知在那里作战是多么得不偿失:当地湿冷的气候不适合罗马人定居,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发的自然资源,征服它却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在安格里瓦尔瓦战役后,日耳曼尼库斯被立即调往西亚,并在两年后神秘地死在那里。很多人说,提比略一直在嫉妒自己这位侄子兼养子的军事才华,并应该为他的死负责。不管怎样,提比略即位后在日耳曼尼亚执行的新战略相当成功。他敏锐地看到,罗马帝国真正的危险不在于西日耳曼部落的独立,而在于它们的统一。而且果然在几百年后,罗马因日耳曼的分支哥特人而衰弱分裂,以后的西罗马更是哥特人所灭.

导致罗马军团在条顿堡森林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罗马军队身着坚固的铠甲,手拿沉重的盾牌,列成紧密的方阵,所以需要较为宽阔的战场,纪律严明,行动迟缓,守强攻弱。日耳曼军队没有铠甲,盾牌又小又轻,在战斗中不习惯排什么阵形,所以也不需要宽阔的战场,喜欢各自为战,行动迅速,强时攻弱时守。因此,对于日耳曼军队来说,围攻罗马军堡垒是最为愚蠢的战术,其次是和对方在广阔的草地上野战,而最佳方案就是在地形狭窄的密林中伏击他们。巨大的罗马盾牌在此很容易被灌木卡住,长矛和弓箭在近距离格斗中派不上用场,沉重的铠甲更使他们成了日耳曼标枪的活靶子。而公元9年9月9日,条顿堡森林上空的暴风骤雨,更是帮了日耳曼军队的大忙。不幸的罗马士兵们直到他们杀到眼皮底下,才发现敌人的存在,此时再拿起武器并列阵,已经太晚了。

条顿森林战役是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因为此战役强大的古罗马停止了大规模的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

条顿森林堡战役之后罗马报复过吗

日尔曼尼库斯所做的可不单单是“报了一部分仇”了……他从进入日耳曼境内就是一路杀过去的,而代价则是,一路上遭到他屠杀的布路克提里人、图邦提斯人和乌西皮提斯人都加入了针对他的战斗中,封死了他的军团退路。并且在森林中对他的部队展开了伏击。不过因为日尔曼尼库斯的鼓舞,左翼的第二十一军团成功抵御了日耳曼人的冲击,而随着第一军团成功通过森林建立营地,日耳曼人选择了撤退。

而后,春季的时候,日尔曼尼库斯屠虐了卡提伊人的部落……嗯……这个是顺带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吧吧阿米尼乌斯(就是条顿森林战役里的那位日耳曼指挥官啦)全家都给抓了……并宣告阿米尼乌斯还没出生的儿子将沦为奴隶。而与之相反的,则是赦免了日耳曼部落二把手塞盖司特的罪孽。挑起而日耳曼民族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

随后,日耳曼尼库斯将自己的军团分成了三部分。凯奇纳率领四十个罗马步兵中队通过布路克提里人的地区到埃姆斯河去,以便牵制敌人。指挥官佩多则率领着骑兵沿着弗里喜人地区的边境前进。日耳曼尼库斯本人则和四个军团乘船穿过湖区。其中凯奇纳在靠近条顿森林的途中夺回了第十九军团的鹰旗。双方在森林边缘展开了一次小规模的接触过后,因为罗马人主力抵达的缘故,双方最终都选择了撤退。

而撤退途中,日耳曼人将附近山上的河流中的水给引入的平原,并在水流的帮助下对罗马人展开了攻击。两翼的第五、第二十一军团在第一天夜晚过后选择了退缩。最后在第一军团的帮助下,凯奇纳才成功将残余的部队带领到了一处开敞的干地上进行扎营。在凌晨时分通过一次突袭击退了日耳曼人。不过最后第二和第十四军团在搭乘船只撤退时遭遇天灾,不得不退回本土进行休整。

第五次战斗:休整过后的罗马人重新组成了八个军团和数目不详的高卢辅助军,以及两个近卫军中队,于日耳曼尼库斯将巴塔维亚岛(即莱茵河口的三角洲)登陆。并最终击败了联合起来的日耳曼主战派部落,使日耳曼部落陷入了连年内战之中(塔西陀编年史中这里全都是些搞得和小说一样的战斗细节,还偏偏是那种专注个人英雄事迹的类型的OTZ,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条顿森林之战中的另外两面鹰旗也在此战中夺回)

而后来的日耳曼部落……直到三世纪危机之前,基本都变成了罗马人刷资历的地方,履历上没一条“在对日耳曼作战中有优良表现”都不好意思当将领。

总而言之,日尔曼尼库斯在21年里,吧条顿堡森林出头的那几家子基本上都被这家伙给杀得干干净净……如果这样都不算报复的话,实在是不知道什么样才能算是报复。之所以没有统治日耳曼部落,纯粹是因为那帮子丝毫没有从事生产的习俗,收入来源基本靠抢的日耳曼人根本一点油水都挤不出来……这和汉族锤死了北方游牧无数次,但是游牧依旧春风吹又生一样……

真要说的话,条顿堡森林对于罗马人的损失根本不痛不痒,屋大维那货在那里哭纯粹是在作秀。罗马历史上损失的军团多了去了,他和安东尼内战玩掉的就不止三个军团了。罗马帝国时期经过了马略军改过后的罗马军团不是共和国时期的公民军,根本不缺乏兵源。后来的五贤帝时期和达西亚开片时直接抓起二十万人甩人家脸上,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帝国前期,甚至可以说帝国黎明期,区区一两万人的损失对于罗马人来说真的什么都不算……所谓“生活安逸不想打仗”的说法纯粹就是想多了,罗马的版图直到一百多年后打到波斯湾才算是最大呢。

顺带一提,辛布里战争中的日耳曼前辈们那才叫给力:罗马人前后近20个军团被歼灭,半个元老院死得精光,这损失的不是军改之后的募兵制士兵,而是实实在在的公民军。如果不是摊上马略这位国父强行救场,罗马当年就直接GG了。

事实上条顿堡森林战役之后,提比略就带着军团前去增援了,但是三个军团的损失实在太大,即使罗马也不可能立刻组织力量反攻,而且罗马正规军团由公民组成,公民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下,贸然组织反攻,士兵愿不愿意打都是问题,如果失败,将领乃至皇帝的地位都会受到动摇(罗马军团士兵哗变可是传统了)。

不过在21年,日尔曼尼库斯率军团打败了日耳曼人阿尔米纽斯,也算报了一部分仇。但就算如此,日耳曼人的独立也基本无法改变了,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自保,罗马人如果有能力,肯定会征服他们,事实上后来罗马与日耳曼的冲突战争也从未停止,但我们从历史反推过去,应该可以认为,罗马当时无力彻底征服日耳曼人,所以只能保持压制。而且日耳曼尼亚并不像你说的和罗马很近,它还没有近到能成为卧榻之侧的威胁。

至于后一个问题,那就有点无厘头了,日耳曼人虽然能独立,不代表他们强到了能征服罗马,日耳曼人毕竟生产力、人口都远不及罗马。老大帝国的实力不是白给的,奥古斯都之后还有五贤帝,经历了相当长的强盛期,罗马帝国是经历了四个多世纪才在内忧外患中被西哥特人一棒打死了,这期间经历了太多动荡,根据我看的一些外国史学家的分析,罗马还没有弱小到会被外族征服,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部胡搞乱搞。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