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四

论诗三十首其四

历史真相绵江seo培训2022-01-14 3:21:18189A+A-

中小学诗歌教学中的易读错字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无论是教材中精心编排的经典诗词,还是统一布置的课外必背古诗等内容,都使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其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字词因种种原因,学生很难掌握其正确的读音,为此本人不揣浅陋,作此小文,对这些易读错字进行简单的分析梳理。因情状各异,故不再分门别类,仅分别列述如下:

1.杯

“杯”字在诗词中不能依照普通话读音读作beī,而应依古音读若“白”。从格律诗的韵脚不难判断“杯”字的正确读音,例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杜甫《登高》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唐·李白《将进酒》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唐·杜甫《不见》

在“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句中,“百”依古音应为博陌切,读若“帛”,“杯”应该读若“白”,二字都是入声,极易读错。

论诗三十首其四

2.回

“回”字依《说文解字》和《唐韵》均为“户恢切”,说明至少在汉代至唐代存在hui音,但应该指出的是唐代“回”字即是多音字,其一户恢切,其一读若“怀”。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宋·晏殊《浣溪沙》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又如李白《北风行》:“……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由此看出,“回”字在表示“回返”意思之时多读若“怀”。但也有特殊形式,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韵脚可以看出,诗中“回”字只能是户恢切。

其实“回”字在中古时代属“蟹”摄,韵母是ue,在闽南语和吴语中依然保留了古音,而在北方话中,ue逐渐变成uei。这种演变在地域分布上并不均衡,时有古今,地有南北而已。故在古诗中遇到“回”字,应根据韵脚来确定其读音。

3.斜

“斜”字在作韵脚时论诗三十首其四要依古音读作xiá,否则诗歌不押韵,读起来便失去了韵律美,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月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唐·元稹《菊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日即事》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雨过山村》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但若不作为韵脚,“斜”字便不适合继续依古音读作xiá,而应读若“协”,例如: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白

《说文解字》释“白”字作旁陌切。《集韵》《韵会》《正韵》作薄陌切。在古诗中,“白”作韵脚多读若“帛”,为去声字,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论诗三十首其四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李贺《致酒行》

以上诗句中的“白”字,如果按照普通话发音读作“baì”的话,则诗句不押韵,故“白”字做韵脚时应当据古音读若“帛”。

5.还

无论表示仍然还是归来,都读huán。《说文解字》:“复也,从辵瞏声,户关切。”《唐韵》作户关切,《集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作胡关切。明清后的口语和通俗文学作品中才逐渐出现hái音,但诗文中仍读huán。如: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

但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应读作xuàn,通“旋”,指飞鸟在天空盘旋飞翔。

6.见

《说文解字》:见,视也。《集韵》《正韵》作经电切。故表示“看见”时读jiàn,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唐·王维《鹿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唐·杜甫《客至》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

以上诗句中的“见”都是“看见、见到”之意,故应读作“jiàn”。

“见”字有时作为通假字使用,通“现”,表示“显现、显露”出来之意,此时应该依“现”字读音,读作“xiàn”。例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其一》

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7.胜

表示胜利时读作四声,如: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唐·韦元甫《木兰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唐·杜牧《题乌江亭》

作为比较词时读作四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表示美好、景色优美、壮观之意时也读作四声,如: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宋·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表示承受、忍受之意时读作一声: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唐·王之涣《宴词》

以上几个易错字,或因读音转变,或因通假等原因致使读音难辨,故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追根溯源,理清其演变脉络或多音多义情况,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解惑。

元好问很著名的一首诗,写心中偶像陶渊明,开篇14字你一定读过

文/顾无

【引觞漫谈】

今天来看元好问的一首诗,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最早知道元好问是从哪一首诗词或者文章开始的呢

学习中国文学史,最简单的大概就是金元时代的文学了,因为这个时期的文学基本没什么好说的,少数民族正处于被同化的过程中,自己的文化渐渐融入到中原文明之中,没有太多的杰作出现。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元好问是一个意外,他是那个时代的通才,是金朝毋庸置疑的文学扛把子,文坛盟主。他也经历了金元之际的鼎革,成为文学上承前启后的那一座桥梁,被后人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自身文学造诣高的人,往往对于其他作家也有独到的见解,因为彼此处在的层面相近,所以即使年代上相隔许久,双方的心意也是相通的。下面这首诗就是元好问评价陶渊明诗歌风格的作品。

【临其诗境】

这首诗从整体上看,更像是一位粉丝写给偶像的作品,是为了回应当时诗坛上一些不好的声音。

金元之际的诗坛走上了齐梁宫体诗的老路,崇尚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视野狭窄,格调不高。元好问针对这种情况写下这一首《论诗三十首·其四》,用陶渊明这个鲜活生动的例子阐释了自己心中诗歌的最高境界。

陶渊明以崇尚自然和安贫乐道为自己人生的两大准则,元好问这里集中论述了陶“崇尚自然”这一特质。

“自然”是属于道家哲学的范畴,从春秋战国时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变得空前广大,魏晋风流的一个关键因子便是“自然”,也就是真性情的流露。诗中有真情实感便足以动人,所有的雕饰都是冗余罢了。这样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后世,与相对立的儒家观念并存于世。

魏晋南北朝的“自然”最终归结于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陶渊明,来看看元好问在这首诗中对陶渊明的自然是怎样形容的吧。

【经典原文】

论诗三十首·其四

元好问〔金朝〕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条分缕析】

开篇直入主题,没有做任何的铺垫或准备,直接以议论起笔,这样的形式也使得诗歌的观点更加直观,更加具有冲击力。不得不说,元好问本人作为文学大家,对陶渊明的这两句总结还是很到位的。

如果一句话是天然而成,带有“自然”这种特点的,它也就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中焕发生机,万古常新。举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梨花带雨”,首先出现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直到现在,人们形容一个美女哭泣的模样,最先想到的仍然是它,因为“梨花带雨”是诗人的自然流露,亦契合了所有经历类似场景之人的心声。

“豪华落尽见真淳”,所有的雕饰都拿掉之后,文学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显现出来。隐藏在繁华背后的“真实”,才是文学的价值所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问题自从出现就一直被人们讨论,这里元好问给出了看法。

后两句中诗意一转,又对陶渊明的身份问题进行了论述。

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说到:“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第三句实际上就是化用了前文,用以形容陶渊明自身,这样的行止并不影响陶渊明是晋朝人的事实,为什么呢

元好问意识到,陶渊明并不是自己所形容的那样,是一个纯粹的隐士,纯粹的隐士不会写那么多诗来表露心绪。相反,虽然归隐,陶渊明依然关心着当时的社会现实。

后两句从创作论转到了批评论,一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无法掩饰自己内心本质的,心中所想一定会通过某种方式体现在文本之中,后人读到这层深意,也就达到了“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