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身世之谜

慈禧太后身世之谜

历史真相绵江seo培训2022-01-10 19:36:57184A+A-

末代太后——慈禧的身世之谜,慈禧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慈禧算是最著名的女强人了,她实际执掌清朝朝政的时间,长达48年之久,而这个女强人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秘密。其中之一的秘密就是慈禧的身世之谜,史料记载慈禧叶赫那拉氏是满族,但民间传说她其实是汉族人。那么慈禧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呢

慈禧年少时流落南靖的经历掀开了她的身世之谜

慈禧被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叶赫拉那氏,是北方人,在咸丰二年18岁的慈禧应选入宫,成为了兰贵人,并一直待在北方。

但是在漳州的南靖县流传着一个近百年的传说,慈禧在年少时曾流落南靖,她住过的地方被称为美人巷,在南靖的县志中至今还明确记载着慈禧流落南靖的故事。如果这是真的话,那慈禧又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流落至和北京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小地方南靖的呢这和她的身世又有什么关系呢

据南靖民间传说,清朝咸丰年间南靖县的教师阮逢时乘船路过漳州,忽闻桥边传来哭声,走进一看是一个北方装束的年轻女子。原来少女名叫文兰,她到福建寻找父亲未果,流落于此。最后阮逢时便把她带回了南靖,这个少女就是后来的慈禧,传说少女慈禧住过的那个巷口就叫美人巷。

十八岁时的慈禧

而在民国版《南靖县志》中关于慈禧父亲的记载:清咸丰癸丑,章观察文秀,正黄旗人。遭双刀之乱,殉节殁于官,其女文氏(即西太后)避难山城,宿老师阮逢时家。事平回籍,值咸丰帝征选宫人。遂应选入宫未几进位西宫。追念昔日拯救之情,乃赠阮逢时孝廉方正,赏五品顶戴荣身。

这段话说明慈禧流落南靖,被阮逢时收留并不是空穴来风。在阮逢时的墓碑上也确实刻有孝廉方正特授惠安县学阮逢时,例赠太宜人晋封太恭人慈惠等文字。阮逢时的墓碑显示他在去世后被特封为孝廉方正,这和《南靖县志》中的记载十分吻合。

在南靖的传说中阮逢时就了少女慈禧后,就把她安置在美人巷,而慈禧住过的楼后来被称为美人楼。可惜美人楼多年前已经被毁了,所幸有人曾拍下它的照片。

在照片上的小姐楼刻有“壁立千仞”等字样,但落款是辛酉年。而辛酉年对应的是咸丰十一年,恰恰是慈禧辛酉政变垂帘听政的年份。如此看来似乎这于少女慈禧流落南靖,并在小姐楼居住过的传闻似乎站不住脚。

民间传说中少女慈禧遇兵乱,被老师阮逢时援救后,就住在了美人巷,约5个月后兵乱平息。少女慈禧回到北方在天津被选入宫,在十几年后她成为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但她时常会想起自己落难南靖县城的时候,救济自己的老师阮逢时。

为了感谢阮逢时慈禧送给他一部分钱财,为了报恩她也曾召阮逢时赴京任职。阮逢时以父母年迈为由,没有去任职,所以慈禧就给阮家修建大厝,还赐给五品顶戴。第二年阮家大兴土木修建府邸,有前中后三个大厅,左轩是家眷住房和书轩,该书轩就是少女慈禧阅读诗书的地方,所以特命名为小姐楼。

因此照片中小姐楼的建造时间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但是仅凭民间传说还不足以证明。据史料记载,慈禧的父亲是县令,名叶赫那拉惠征,因此遇知详情究竟如何,或许她的父亲是一条线索。

慈禧的父亲到底是文秀还是惠征

但在《清史稿》中慈禧的简历是这样写的: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而关于慈禧童年的,经历却没有记载。对慈禧的身世更是只字片语就说完了,只说她是太广道惠征之女。

而在民国版《南靖县志》中关于慈禧父亲的记载是:清咸丰癸丑,章观察文秀,正黄旗人。遭双刀之乱,殉节殁于官,其女文氏(即西太后)避难山城,宿老师阮逢时家。事平回籍,值咸丰帝征选宫人。遂应选入宫未几进位西宫。追念昔日拯救之情,乃赠阮逢时孝廉方正,赏五品顶戴荣身。

光绪三年编写的《漳州府志》中关于文秀的记载,文秀满洲正白旗咸丰二年十二月由浙宁绍合调汀漳龙道,慈惠爱民,民咸德之,四月,同安辖双刀会匪乱,袭陷郡城。文秀夜巡至东桥亭,突遇匪,挺刃交集,血肉飞溅,骂益烈,遂遇害死于巨榕下。

正史所记载的慈禧的父亲是惠征,而《南靖县志》,《漳州府志》等地方志却都说慈禧的父亲是文秀。

虽说府志中并未记载文秀的女儿的事情,但结合传说,少女慈禧因父亲遇兵乱故流落至南靖,似乎吻合上了,也证实了文秀确有其人。

那么慈禧的父亲真是文秀吗

《漳州府志》和《南靖县志》中都记载了文秀这个人,而且都指出文秀就是少年慈禧的父亲,但是在《清史稿》中明确记载西太后慈禧的父亲是惠征,而并非文秀。那么文秀和惠征是同一个人吗

安徽《芜湖县志》记载有粤寇犯镜,小姐弱不能行,一个姓王的负之而趋,才幸免于难。这段文秀和女儿慈禧被兵祸冲散的故事,正好和《南靖县志》记载的少年慈禧到漳州寻父的情节不谋而合。

裕容龄是慈禧的御前女官,曾经是慈禧最信任的人,在她的回忆录《清宫琐记》中提到,慈禧的父亲名惠征,是正黄旗满洲人,初任山西潞安府知府,不久又调任福建汀漳龙道台,死在福建任上。这说明慈禧的父亲确实曾经在福建任职。

由此可见慈禧的父亲是惠征无疑,在福建任职时去世,和《南靖县志》记录的慈禧流落南靖的故事,也契合上了。

福建南靖漳州小县老百姓口口相传了百年的,少女慈禧流落至此的故事,部分事实也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

少女慈禧是不是从漳州南靖县城的美人巷出发前往天津,被选入宫获得恩宠,这样的争论和探寻还将继续,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作为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不可想象的是这么一个著名的人物,有关于她的童年记载看上去却是一片空白,她的身世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有人说慈禧是北京人,山西长治人,也有人说她是安徽人内蒙古人甚至是浙江人,那么慈禧到底出生在哪里呢

这是一张慈禧的照片,照片中慈禧罕见的露出了两只小脚,而众所周知慈禧是满人,是不会缠脚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当时慈禧的一些贴身宫女以及老太监回忆,都说慈禧是山西长治汉人。并且慈禧的许多爱好都与长治有关。比如喜欢听上党梆子,曾经给长治的上党梆子剧团题过名。而且喜欢吃长治特有的一些食物。

但正史中记载的慈禧是从关外来的满族人,她怎么会是长治人呢

在山西长治市西坡村,当地的人都坚信慈禧是他们村里一户姓王人家的女儿。因为这里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慈禧童年的传说。

在王家人保存的一份抄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家谱上的其中一页,上面在旁边还特别注明了这个生于王家名叫“王小慊”的女孩子,就是后来的西太后慈禧。

但是按照咱们中国的传统,女人不进家谱,这个是肯定的,即使你是再大的官,也很少进入家谱。

如果慈禧是长治人,那她一定是汉人。而在清朝汉女是不许进宫的。如果慈禧是汉人,就不会有她入宫掌权的后事了。

虽然有汉女不得入宫的规定,但是实际上还有许多的满人,有权有钱的那些满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入宫参加选秀,所以他们就会去买别人的女儿也包括汉人的女儿,代替自己的女儿去参加选秀。

如果西坡村的“王小慊”就是慈禧,那么首要的条件就是她必须参加选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慈禧太后身世之谜

在西坡村流传的关于慈禧传说中有这样的传言,原来“王小慊”由于家穷,娘早死四岁时被卖给了本县上秦村的宋四元为女。

上秦村离西坡村三十里地,在宋家的第六代后人保存的一封流传百年的慈禧写给宋家的家信。信已因年久而变成了碎片,被粘在了几张白纸上。从这封支离破碎的信上,有姓“宋”“入宫门”等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本来姓宋,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入宫了。这封信上还有“上皇”“万寿山”还有“几两银”“前殿”等信息,这都是宫廷里头的事。

粘在白纸上宋家的家信

普通老百姓家里头也不可能,跟这些事情有牵连。

但这封信真是慈禧所写吗如果真的是慈禧的亲笔信,那么她的身世之谜也将大白于天下。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这并不是慈禧的亲笔信。

据史书记载慈禧有一个御用的代笔人,叫缪素筠。经过笔记对比,这残信上的字迹和缪素筠的字有相同之处。而残信信封上的字和慈禧亲笔也有几分神似。

经专家验证,宋家的这封残信所用的纸张是用棉花和竹子,两种原料混合制造的,纸色泛黄。这种纸在古代一般都是宫廷用的,那么来自于宫廷里的信,怎么会在世代为民而且远离京城千里之外,祖上也无人在朝廷做官的宋家人手里呢

仅凭保存下来的残信就断定慈禧是宋家的女儿,未免草率了一些。而宋家还有另外一个物证“皮夹子”,这个皮夹子上竟然清楚的记载着慈禧的名号和生辰。

皮夹子主要记载了两项内容,右下侧从右到左,分别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后的生日。在旁边有“不理刑名”,即不办理刑事案件,不准杀人,因为是生日。按照历史学家的研究,这个皮夹子本来是叫帝后宗祀谱,就是里面规定的皇帝的家属们生日或者死祭,该庆祝的和该祭祀的,都得按照这里面的规矩来。由此可见,持有帝后宗祀谱的人应该是皇亲国戚慈禧太后身世之谜。

专家们一直认为这个皮夹子民间不可能伪造,那绝对是真品。

来自宫廷的皮夹子和残缺不全的信,能否最终确定慈禧与宋家的关系呢

慈禧的照片

那么慈禧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呢又回到上面这张照片。照片中慈禧罕见的露出了两只小脚,这是唯一一张慈禧露脚的照片。从照片可以清楚的看见这双脚,是缠过又放开的。而满人讲究天足是不缠脚的。

在清朝时满族来自关外而来,他们倡导不缠脚。于是在当时就出现了汉人妇女缠脚,满人妇女不缠脚的现象。

如果慈禧是满人,那可确定她不可能缠小脚。

美国一个高层学者--爱德华贝尔,写了一本书叫《中国末代皇帝》,在这本书里他写道慈禧长得过于纤瘦,她的脚更是小的不成样子。他还写道也许正是因为她的小脚,被皇帝的密探给选上了。

裕容龄是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就明确的说,慈禧太后对于满文认识的很少,少到出不多可以说完全不认识。另外宫廷里头的奏折,有许多都是满文汗文并用的。而慈禧太后从来都只看汉文,不看满文。批奏折也是只用汉文批,从来不用满文批。

因此可以断定慈禧是汉人无疑,而她又是怎么入宫的呢

王小慊、宋龄娥、叶赫那拉氏到底哪一个才是慈禧亦或者都是

根据当地的传说,西坡村的王小慊也就是幼年的慈禧由于家境贫穷,被卖到了上秦村改名为宋龄娥,在宋龄娥13岁的时候,宋家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只好忍痛将宋龄娥卖给潞安府知府做婢女,潞安府就是今天的长治市。

由于宋龄娥长得俊秀聪明伶俐,知府就收她为养女。当时的潞安知府叫惠征。

慈禧的御前女官裕容龄回忆录《清宫琐记》就记载了慈禧的父亲,就担任过山西潞安府知府。《清宫琐记》还记录了慈禧的自述:“我小时候是很不快乐的,父母只爱妹妹而不爱我。凡是妹妹要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我要的东西不但不会给,还会被训斥。”由此可见她并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

还有一点可以证实慈禧是长治人的一点,就是慈禧爱听上党梆子。而上党梆子属于地方戏,而且非常难懂,也很不普及,只有上党地区一小块地方唱,也只有长治的人才听得懂。在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还专门请了上党梆子的剧团去给她唱。

2010年一个叫叶赫那拉国宏的人,他是慈禧养父惠征的第五代直系孙子。据他亲口说,慈禧就是长治人,惠征是慈禧的养父。

知道慈禧真实身世的人除了慈禧本人以外,应该就是她的养父母和他们的后人了。惠征夫妇是直接知道的,而后慈禧太后身世之谜人是从他们口中知道的,并代代相传。

据说当年慈禧被潞安知府惠征收为养女后,咸丰二年18岁的慈禧以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应选入宫,并被封为兰贵人,一步步成了皇太后。

《漳州府志》和《南靖县志》所记录的关于慈禧少时流落南靖的故事,似乎有理有据。慈禧的御前女官裕容龄回忆录《清宫琐记》中更是,明确记录了慈禧是长治人,且不会满文,综上种种似乎都说明慈禧是汉人,叶赫那拉并不是她本来的姓。是因为成为了惠征的养女,才从汉人变成了满人,并以满人的身份进了宫。

虽说民间传说有鼻子有眼,部分故事也得到了印证。但正史对慈禧的身世却只有只字片语,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学家们能找到能证明慈禧身世更有力的佐证。

慈禧名字由来以及身世之谜,有学者认为慈禧是汉人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名字之迷

民间传说或影视作品,一般称慈禧太后为兰儿或玉兰。可能是因为慈禧进宫后的第一个封号为“兰贵人”,很多小说笔记误以为“兰儿”是她的乳名,实则不然。据慈禧家族后人叶赫那拉·根正称,慈禧的乳名实际上叫“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而“杏儿”的名字则是因为当时家中庭院种有几颗白杏树,由此,慈禧的爷爷给她起了个大名叫“杏贞”,小名“杏儿”,取义“忠贞”之意。至于咸丰皇帝初封杏贞姑娘为兰贵人,大概是因为咸丰最喜欢玉兰慈禧太后身世之谜花,因此给她这样一个封号,以表示自己对杏贞的爱慕之意。

身世传说

一般认为慈禧为满洲镶蓝旗人,玉牒明确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据叶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记载,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但也有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慈禧太后很有可能是汉族人。

1989年6月,长治市郊区(原属长治县)下秦村77岁的村民赵发旺带着他和上秦村宋双花、宋六则、宋德文、宋德武等人的联名信,找到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赵发旺说,慈禧是上秦村人。他是慈禧太后的五辈外甥,宋双花、宋六则等人是慈禧的五辈侄孙。他们要求政府帮助澄情。从此,刘奇踏上了慈禧童年的研究之路。佐证材料的不断丰富,愈加增强了刘奇的信心,有关著述也颇见报端。2012年4月,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召开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上,刘奇撰写的《揭开慈禧童年之谜》,获得一等奖。这篇7000余字的论文,集中阐述了慈禧的身世问题。

据刘奇考证,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长治县西坡村一个贫穷的汉族农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岁时,被卖给本县上秦村宋四元为女,改名“宋龄娥”12岁时,又被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为婢,改名“玉兰”(兰儿),并在衙西花园专设书房中获精心培养。咸丰二年(1852年),以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应选入宫,平步青云,直至皇太后。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闻大求真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qrcode

新闻大求真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21016220号-8
Powered by Themes by seo最新技术